干货分享|产业并购:向死而生 生机盎然(深度长文)
并购思维 | 分享产业并购实战经验以及正向思考与正能量
高端产业并购人脉交流和价值分享,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联系作者交流合作,请加文末微信号,注明“企业+姓名”
最近的资本市场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大盘持续下行,天朝的A股指数国庆后在病怏怏的颓势中再次超预期的走向深谷,美股也开始盛极而衰(暴跌中带来极大的震荡和惶恐),至于大势在短期内是不是会进一步恶化,其实谁也不知道。监管政策开始转向,利好陆续出台,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利好政策的出台往往都有滞后性,一方面是市场反应的滞后性,另一方面是实质效果的滞后性,于是大概率的可能性是离真正发挥效果,会有一段距离甚至继续反复,叩问考验人性的时候似乎又到了。假如真有上帝,或许他正在看着地球上这些可爱的小蚂蚁在极度忧虑的思考,观望他们惶恐的世界,然后意味深长的笑了。
抛开资本市场不谈,再看看产业,大抵呈现出来的依然是两极分化。新科技、新经济依然一路高歌,即使面临资本颓势,也改变不了其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A股容纳不了的发展霸气,让新经济企业们的上市不断扩散到美股和港股,登陆资本市场的频率在加速,新晋级的“商业新贵”敲钟的身影让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经济非常压抑,“老企业家们”都很迷茫,实体经济始终半身不遂,说好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不是传统领域里的兄弟姐妹们不努力,而是市场变化太快。靠资源、靠产能、靠线性增长和传统思维为基础的传统经济步履艰难,民企面临的流动性恶化加剧市场的担忧,国有企业在寒冬中总是能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但对于创新经济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也无所适从。不是不想,而是“臣妾们都做不到啊”。
以上铺垫了一大堆,其实不想对宏观经济说太多,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这真的是一个让整个市场扯淡到迷茫的寒冬阶段,但最冷的阶段可能还没有来。产业冰火两重天,资本跌入谷底,全球在美国老特推特执政的搅动翻滚下,大家都开始晕车、晕船甚至晕飞机了。大国的博弈似乎都不按常理出牌、开始呈现社交化了,这还是我们可以期待的世界吗?
一、危局下的产业并购何去何从?
最近一波的中国股市并购浪潮,从2013年汹涌而至,到2016年的下半年出现拐点,到2017和2018市场的寒冬局面。让人痛苦的首先当然是资本市场对与并购重组的态度从沸腾的火焰转为极寒的严冰,过度热情的资本泡沫,提前透支了整个市场的预期,股价一跌再跌、市场已是哀鸿遍野、满目苍夷,修复需要时间。
遥忆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那真是一个市场狂热的时期,A股上市公司逢并购就狂涨,不问并购质量和商业本质,于是全民涌入并购浪潮,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们、资产方们和股民们似乎都享受了好长一段时间虚假繁荣的盛宴,然后2016年下半年在政策监管趋严、市场回归理性以及经济增长内在规律的多重调节下,开始矫枉过正,直至今天,市场各方都已经处于麻木阶段,不管并购的质量好坏、逻辑是否靠谱,市场一律不买单,并购之后不跌已经是给面子了。盛宴之后总是需要买单的,谁都以为买单的不会是自己,所以尽管high,但直到最后,发现是整个市场都要为其买单。
在疯狂的热情火焰中,野鸡都会变成凤凰,“南海郁金香”的迷局总是在历史中重复上演,因为人性在短短的几万年进化中难有根本的变化;而人性固有的特性,乐观时过于乐观,悲观时过于悲观,又进一步放大了剧情的跌宕起伏。
于是,在这样的一个长歌当哭的动荡时局里,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思考、理清和坚守产业并购的本质。尽管这个本质其实从来都简单到没有变过。
产业并购从来都不是万能的春药,资本也不是,它们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产业并购整合,原本就应该是中性的事件,不需要去过于夸大它的功效,也不需要去妖魔化它的负面可能性。好的产业并购,能够帮助企业渡过危机、迅速做大、获得资源、实现新的发展,而不成功的并购反而会加速企业的覆灭。世界五百强的发展史,几乎就等于全球产业的并购史,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所以,问题不在于产业并购的做与不做,而是如何做以及怎样做好的问题。
产业并购的真正价值在于哪里?本质上与所有的经济事件一样,在于价值创造和管理。这个观点其实是正确的废话,但是还是需要不断厘清和重复,并且清晰定义。
“价值创造和管理”与“市值创造和管理”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此处需要敲黑板划重点),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因果会有循环,但时间上往往不会保持一致。尽管在市场有效的时候,两个概念应该具有共振趋同效应,但抱歉的是在很多时候,市场都是无效的,因此,对于价值判断就很重要。当“一斤土豆”卖到1万元的时候,只要市场有足够多人跟风,在短时间里就会涌现出一批人来论证“1万元1斤土豆具有极大的估值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甚至会让很多战略定力和道心不够坚定的企业家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不够了解“土豆”能够改变世界的重要意义。直到有一天友谊的小船翻了,才发现“土豆”依然还是“土豆”,没有变成“金豆”。
(写到这里,发现此文可能要超过了移动阅读、热帖转发的篇幅了,如果您能看到这里,说明您是一个有深度、不浮躁、希望洞悉真相的好同学,点赞一下,咱们继续往下分解。)
有兴趣的朋友们可能会问?那么,并购的价值创造和管理到底是什么?OK,让我们get到真正的点上。并购创造的不应当是市值(因为市值会有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尽管我们所有人都希望市值增长(因为中国除了融券和外盘,不允许做空),而应该是基于商业本质的价值增长。翻译成通俗一点的人话,这个意思就是,并购能够适用并且解决以下重要问题:
1.1 解决企业增长的问题
内生性增长往往是最健康的(和人一样,外来的东西总是难免容易产生排异反应),但是,客观的看,内生性增长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而产业发展的周期不会因为企业的发展需要时间而驻足等待。时间就是生命,有时候发展的节奏快慢不是规模问题,而是生与死的问题。这一点,只要是在实业里待过并且创过业的朋友们,就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我在过往十七年的职业生涯里,亲历见证过很多产业的盛极而衰,也看过很多产业大佬的浮沉,很多时候非人力所能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并购整合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的资金和资源,以及产业资源的协同效益,能够帮助企业突破自身瓶颈,带来新的可能性。资金能够为企业带来流动性、再投入的能力,产业上下游的资源整合能够帮助到企业获得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战略卡位,横向并购能够带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帮助企业迅速在规模上超越竞争对手甚至直接干掉竞争对手。而产业协同,包括研发协同、管理协同、渠道协同、品牌协同、财务协同等等,都能够直接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实现量和质的飞跃。
淮南子有云:“大道甚夷,而世人皆好捷径”。以上是产业并购的基本逻辑,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过去很多年里,真正的价值创造反而被所谓的伪市值管理遮蔽了,变得蒙尘纳诟,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已。
1.2 解决流动性和财富配置问题
在中国,产业并购主要围绕着两种平台进行。一种是BATJ等巨无霸企业,他们出于产业生态布局和构建更高的产业壁垒考虑,会不断的进行并购整合;但更多的产业并购,是围绕着上市公司平台而展开。产业并购的过程,往往也是资本化的过程。只有实现了资本化上市,有效的和资本市场对接,企业的价值才是具有流动性的,股票才具有真正可以流动和变现的价值。从资本的视角上看,流动性往往比账面估值更加重要,而目前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相较于实业而言,依然是有巨大的溢价空间的。并购重组的市盈率通常按照12-15倍的市盈率来估值,但是各位,平心而论,在产业浩浩荡荡发展的大格局下,有多少企业真正能保持增长甚至平稳发展十年?
另外,因为资本化带来的流动性,才使得企业家的身价以及高管团队的股权激励,变得可以流动、可以变现、可以分割、可以配置,企业家终于可以不用把所有的财富都绑定在一艘需要不断向前的船上,不会因为企业的风险而全军覆没。这不是信心与否的问题,而是财富管理对于风险控制和资金配置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维度上分析,产业并购、尽快资本化势在必行,是很多企业资本化和财富配置的刚性需求,也是投资机构退出获取回报的最佳路径。唯有能够循环,才能不断健康投入。
1.3 跨越非连续的问题
有经验的企业家们都会有这种体会,原本在产业中发展的好好的,突然就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产业环境就发生了变化,新经济、新技术和新模式呼啸而至,几乎是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打破原有的格局,不仅仅是在既定轨道上的变频和变轨,甚至是跨界掠夺和彻底颠覆。这种情况在数字时代不断变为常态,连BATJ最终都会变为传统企业,当互联网早已远去、移动互联网也逐渐成为传统经济,我们到底还有什么自信,确保自己始终在创新的路上?
因此,要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创新、自我进化、不断迭代,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适应环境、保持开放和链接,最好的链接是资本纽带,而资本纽带的极致就是控股型的产业并购整合。通过持续的并购整合,可以获得新经济、新技术和新模式所带来的产业要素,不断的通过吸纳、转化和提升,来修复自身,进而确保企业的内涵式创新与外延式扩张保持同步。
或许会有阶段性的整合阵痛甚至排异和局部的失败,但是不去接纳和开展并购,企业单靠自身创新和努力去跨越产业拐点,很多时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五百强,几乎都需要通过产业的不断兼并重组,来实现自身的扩张与发展。
说了很多,不知道是否把产业并购的真正价值创造和管理说清楚了,但至少说清了其真正的内在逻辑和核心点吧,其实这些逻辑和核心从来没有变过,只是不断的被质疑和曲解,尤其在市场虚假繁荣的时候。
二、产业的动能究竟是在衰减还是在加速?
我其实大多数时候不太想讲资本,作为从业者,资本尽管有其极其复杂的专业性和实操的难度,但是资本终究是上层建筑,它的根基是产业价值,所以,撩动大家的真正兴奋点,不应该是资本故事,而应该是产业逻辑和发展未来。凡是一切不以产业价值为核心的资本运作,都是在耍流氓。这也是我理解国家为何一再强调资本市场必须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美帝国老特都开始呼吁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回归美国的真正原因。因此,江湖险恶,如果同学们以后碰到,开口谈资本、闭口谈股价、就资本谈资本的资本人士,我的建议是呵呵一下就算了(此处省略1万字),空对空的结果最终必然是一切空空如也。
产业的动能究竟是在衰减还是在加速?这是革命生死存亡的问题。
我不是宏观经济学家,不想去空谈论道。不管从大的经济层面,还是中观的企业以及微观到大家各自的工作生活,这几年的感受,肯定是觉得日子越来越煎熬。特别是广大的传统经济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基本是非常的痛苦。甚至因此,有很多雄文开始讨论是否是帝国的黄昏和经济的拐点。对此,我不完全认同,也不敢妄议。但是,结构性的转型压力和创新的艰难,确实是感同身受,因为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在不断的接触各种企业,帮助和协同企业,用资本和投行的专业,替企业出谋划策和解决一些资本和产业的问题,因此,我们能够不断的听到真实的声音。
在传统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企业的创新和企业家的智慧,正在不断的刷新我们的认知,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希望。其实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企业;没有一成不变的商业环境,只有固步自封的企业家。这个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而变化才是创新的土壤。
我观察到的产业创新和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
2.1 科技创新是永恒的动力
回顾这几年,凡是牛逼的公司,都是科技创新的公司。而技术创新的公司主要还是源自于美国,但是中国的新生代企业家开始以舍我其谁的霸气开始展露头角。
我们看看以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特斯拉的新经济公司,都在不断的追求自我进化和生态布局;而中国的腾讯、阿里、京东、百度,未上市的华为、大疆,也都不断的脱虚向实,开始重度布局实体产业和创新科技,这些巨头企业不但没有呈现明显的衰减,反而通过自我创新和兼并整合,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实现了超过一般企业的高速发展。
我们再看看新兴科技,从传统医药到干细胞、基因和精准医疗,从传统汽车到智慧汽车、无人驾驶,从传统外贸到跨境电商、全球供应链管理,从传统家居到物联网、数字家居,从传统计算机到量子计算机,从传统火箭到商用多星低成本航天,从传统物流到无人仓、无人机和无人车的配送系统,从传统工厂到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等。整个全球科技创新、数字宇宙以及产业加速的趋势澎湃大气、呼啸而至,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机遇正在不断扩大,站在这个高度上去理解产业,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
每一个技术创新带来的重大机遇,都可能如同二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改变整个产业的生态和格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真正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机遇,而是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去迎接挑战和创新。
2.2 场景创新、供应链体系和市场规模是中国产业的巨大机遇
对于大多数企业,原创性的科技创新,确实非常难,毕竟不是每一位企业家,都是具有科技创新基因的。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如何把握场景创新、供应链体系优势和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巨大机遇,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移动网络和使用者,在全球是最发达的,也是使用者最多的,尽管目前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十几亿移动场景的消费者,使得在中国,几乎没有小生意,任何一个细分赛道,都足以撑起相当于欧美很多国家加总创造的体量和规模。
此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制造体系、物流体系和支付体系,这些生产要素的叠加,让我们的企业拥有全球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巨大优势,当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中国智造2025也开始让西方帝国开始真正忧虑,进而间接导致新的全球政局变革。我们现在的很多产业,在一定的时间窗口里,都是很多国家无法替代的,因为,实体制造、供应链、市场规模以及成熟的移动场景,都是需要巨大资金投入、时间和人口基数的。
目前崛起的“独角兽”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中国场景创新和市场规模下的产物,这种创新,虽然也一定要基于应用技术层面的创新,但更多是商业智慧的创新。比如说改变社交的微信、改变出行的滴滴(尽管创新也带来了问题)、改变生活的美团(新美大)、改变传统外贸的跨境电商企业(如跨境通、安克、执御等)、改变销售模式的社交电商、微商(如云集等),更多的企业都在各行各业推陈出新,让人应接不暇。
不谦虚的说,在移动应用场景创新和制造业、供应链的全球体系中,中国积聚的巨大优势,目前没有国家可以替代。
2.3 全球化的巨大趋势
我们必须清晰的理解,不管是中国产业还是每一个人,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首先要适应成为世界公民。这就意味着,作为中国企业,在逐鹿全球市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真正的大国心态和兼容并蓄的心态。我们考虑的是在全球营造健康的中国企业形象,把中国企业和各国的市场发展真正融合在一起,而不是仅仅希望去获取当地资源或者转移财富。如果我们走过的地方,片草不生,又如何真正在国际化的征途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呢?有付出和投入,能理解和包容,才会有真正的回报并且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和接纳,这是基本的常识,也是我们需要审慎反思的。
为什么说全球化是必由之路?
我们纵观全球五百强的发展历史,无一不是通过全球化最终实现的。当然,中国目前市场依然有着巨大优势,做好国内市场,公司的规模体量已经很大,但是,只有全球化,不断的与世界资源进行连接和流通,才能真正成为产业巨头。当腾讯、阿里、华为、美的这些企业,谷歌、特斯拉等企业,都在全球布局、开展竞争的时候,以我们大多数企业的规模和地位,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努力呢?
数字技术和科技创新,让这个世界越来越小。巨大的产业能力、物流体系和支付体系,以及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使得全球市场的b2c、c2b都成为可能,尽管有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但是,消费市场的需求和转移,终究是不可逆转的,这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将是无以伦比的巨大机遇。
三、产业并购如何在数字时代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非常发散的讨论了产业并购的价值与意义,也虚拟了一个高度来俯瞰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的历史机遇。但是,无论是对于我们产业并购和实体经济发展,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都解决不了我们迫不及待的渴望与问题,所以,我们还是要聚焦到企业发展和并购交易的微观层面,如何结合,才有意义?
3.1 企业需要理解的关键词
3.1.1 产业的机遇很多时候和企业毫无关系
我们习惯于开口闭口谈产业趋势,但是产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和我们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太必然的关系,就好比是“奶嘴粉”追剧,其实剧情跌宕起伏和男女主角的靓丽颜值,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除了一不小心的那些臆想)。产业的前景和机遇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概率不高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必要非充分条件,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有那么点机会。但是,如果企业自身没有核心竞争力,不能成为独角兽或者头部企业,那么充其量还是一位看客,至多成为一位板凳候补运动员,上不了主赛场。因此,前瞻性的看到产业前景、寻找赛道有一定价值,但是盲目的“追风口”没有任何意义,风口会过去,新兴产业都会变为传统行业。与其如此,不如始终守住自己的核心地带,深度比广度更重要,不断用科技创新和资本来叠加赋能,这样成功的概率更大,枉死的概率更小。
3.1.2 小数据比大数据重要的多
有一家我很喜欢的上市公司,备受资本市场青睐,他们旗帜鲜明的聚焦小数据,因为“小而精”,才可能“大而美”。企业的资金、资源和禀赋,甚至企业家的能力,终究都是有天花板的,承认这一点的企业家,才可能真正成为伟大的企业家。有边界才会有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要聚焦“小数据”?世界太大,我们都只能去看看,看过之后,我们终究是要疲惫的回家,家才是港湾。企业就是企业家的家,对于一个家而言,大数据参考参考就好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小数据能否跑赢趋势,跑赢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对手。即使跑的不够快、规模不够大,也没关系,起码健康的活下去,只要活下来,至少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聚焦的阳光才可以升腾起火焰。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企业而言,更需要“小数据”的聚焦,和应用层面的持续创新和迭代。因为小,才能实现工匠精神,才有足够的空间让企业慢慢长大。如同腾讯起源于小小的qq,阿里起源于一个简单的电商网页、谷歌起源于一个单调的搜索框,从小到大、从0到1,才是最难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真相。
3.1.3 时间轴是最重要的第四维
物理空间的辨识能力,让人类习惯的局限于三维空间,只有在思考生死这样的大事时,我们才会特别关注时间。但是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在数字时代,忽视对于时间轴的管理,企业往往会完美的错过整个产业生命周期的时间管理,最终无法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命周期的管理,错过浴火重生的机会,而走向彻底覆灭和衰亡。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最初的几年创造了辉煌;然后又努力奋斗了几年,走向了破产。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数字时代,所有的产业要素都被加速了,这带来两个问题:首先是整个生命周期的转化被加速了,如果没有清醒的认知,依然按照工业时代、互联网时期的速度,淘汰的节奏会远快于发展的节奏。如果保持移动互联网的节奏,我们至少不会在短期被淘汰;其次是模式的变化和快速迭代,只有提前布局即将到来的智慧时代,我们才可能在未来5-10年领先于产业。
时间轴管理的定义要旨首先是有清醒的周期认知,其次才是利用资本健康有序的去加速。
3.2 资本需要自我理清的问题
3.2.1 产业发展才是资本的机遇
虽然我们作为资本市场的从业者、开拓者和实践者,对于资本工作特别是产业并购重组的艰辛、专业的复杂性和落地操作的极大难度都有切身体会,但是,不得不承认并且需要强化的认知是,产业发展才是资本的机遇,否则,所谓的资本运作,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真正重视产业,需要转换思维,从资本的角度和从产业的角度实现融合,帮助企业拓展资本的思维和考量维度,最终实现资本服务产业。这种服务不应该体现在急功近利和短期交易上,投机是金融资本市场的固有属性,但是基础应该是产业价值,如果过度放大投机心态,会导致整个交易的内核彻底崩溃。
3.2.2 深度服务才是价值体现
资本的属性决定了其一定是偏宏观的,而且从外部和高度上认知产业,会具有认知上的一定超前性或者说宏观思维更清晰。但是,产业和资本,终究都是庞然大物,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最终需要依靠优秀的企业为载体,服务和陪伴企业家,才可能实现在产业上的布局和整合。
因此,唯有深度服务企业、坚持长情的陪伴,一切才可能开花结果。我们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只有不断发掘和了解企业的价值,我们才可能实现定制化。只有定制化的资本战略,才有可能实现精细化管理。未来,只有擅长于精细化运作和并购整合赋能的并购基金,才可能实现与产业的精彩共舞。
3.2.3 管好价值,投机才会变成助力
巴菲特说过,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投机对于资本市场,本质上是一个中性词,但是被市场大部分人曲解并且玩坏了。巴菲特也说过,只会在价值被低估或者预期高增长的前提下,才会愿意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购买,对应的是防火墙和护城河。这些表述的本质,其实包含了价值投资与投机套利的智慧。但是,最大的差别是,巴老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国内很多资本甚至产业方,号称价值投资,但走着走着就被“顺拐了”,变成了以投机为基础,所以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形似而神不死,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以价值为基础,最差的结果是,大家还能有一盘好生意;以投机为结果,大多数情况都只能是一地鸡毛,因为人不可能永远拥有赌博的好运气。
管好价值投资,资本泡沫就会是市场给的机会,反之,该来的时候是幸运,该走的时候是情理。
3.3 产业并购如何助力企业发展
3.3.1 帮助企业做好资本战略规划和并购整合管理
企业由于专注角度和对内视角,加之连接的资源缺乏足够的广泛性,往往在资本方面考虑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包括上市公司同样如此(团队和经验不足是重要原因)。而资本方由于每天都在接触广泛的企业,加之通过资本投资形成的强纽带资源网,具有天然的资本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应该走进企业、理解企业,多和企业深度交流探讨,围绕企业的产业战略和资源要素,全面系统的帮助企业合理制定资本战略和规划,资本要有耐心,从交易方案和投行技术上帮助企业把关,做好风险管理,并且在产业资源和资金上服务企业、做好对接。
3.3.2 放弃交易思维,成为企业的资本伙伴
交易是非常重要的落地工具和投行能力,但是,交易思维在数字时代不能一蹴而就,因为只有关注中长期价值,基于产业价值做好资本规划管理,这样才可能会有共赢。世界太喧嚣、资本太浮躁,但是优秀企业的起源、成长和涅槃嬗变,都需要有足够健康的环境、养分、水和阳光。
中国资本市场迄今为止,依然是非常年轻的市场,尽管已经有了很大的体量和规模,但是不管是市场的结构、参与方的价值观以及投资者的理念,都需要时间来提升。所以,帮助企业建立正确而健康的资本运作体系,是产业并购基金对于企业最好的支持、贡献和保护。
3.3.3 提升专业能力,强化落地效果
喝茶聊天以及高谈阔论,从来都解决不了落地的专业实际问题。理论研究也永远替代不了实践创新。所以,基于产业新兴趋势和监管新政策带来的环境变化,产业并购基金的专业能力以及执行能力,都要与时俱进,没有强大的可执行落地的交易系统、项目管理能力和并购整合能力,没有战略资源的吸附能力,我们所有的豪情壮志都不过是说说而已。
在这个市场上,高谈阔论的人总是太多,而躬行实践的长路因为困难重重,真正的践行者并不多,他们需要有宏观视野、产业格局、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以及陪伴中国创新企业征战全球的勇气。因此,企业家们也需要有火眼金睛,来甄别和遴选最适合企业的资本合作方。
(最后,不得不说,原本只是想写一小段文字,结果写成了长文。但是我想,复杂的问题,其实很难用只言片语去阐释,插科打诨的段子虽然吸引人,但很难引起严肃思考。对于看到这里的朋友,我不得不感叹,您一定是追求真理的朋友,所以才有耐心读到最后,为您点赞;愿意分享此文的朋友,一定对于中国产业并购和企业发展,保持着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并且希望能引发正向思考和产融正能量;愿意就新时期下产业并购和企业发展,与我交流探讨的朋友,往往是优秀的企业家或者是杰出的同行,愿意与你们一起践行,为中国产业并购和企业创新发展共同努力。)
即使一缕淡淡的星光要到达地球,也需要穿越了亿万光年,才最终能被你我感知。纵观全球产业创新和资本风云,无论兴衰成败,皆是常态。一切都会被雨打风吹去,所有的传奇都会成为故事。正因为一切都如此短暂和不确定,心怀善意和守住永恒才有意义。在这样艰难的产融时局里,愿我们都更有勇气去穿越周期、坚守价值。
产业并购向死而生,产业前景生机盎然。
版权申明: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并购思维”运营主体所有,转载本文需显著标注文章来源并附上本公众号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