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4年,中国制造企业受伤了吗?
北京出海领航国际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于近期发起《2022年度百家中国制造企业出海调查》活动,复盘总结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2022年的海外市场加以预测和展望,与优秀的中国出海企业携手同行。
共有来自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矿山设备、电力装备、石油设备、轨道交通、激光设备、航空航天等百余家优质的中国制造企业参与了本次调研活动。
基于调研数据,经过系统的分析整理,出海领航团队重磅发布《出海领航2022年度百家中国制造企业出海调查报告》,报告共分为八个篇章,分别是:产业篇、时间篇、2021篇、实力篇、区域篇、2022篇、中美篇、风险篇。
本期继续深度解读《出海领航2022年度百家中国制造企业出海调查报告》之中美篇。
07 中美篇:审时度势
拜登总统上任后中美经贸关系经历了“一波三折”式的变化过程,双方关系虽然有所缓和,但拜登仍然沿袭了特朗普时期对华政策的基调,即对华战略竞争下的围堵打压。对于前任特朗普总统的错误政策,包括单边关税、科技封锁和对中国企业的单边制裁,没有任何改变,甚至在某些领域愈演愈烈。
这场始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持续了四年,中国走出海外的主力军——制造企业是否真的“受伤”了?
《出海领航调查报告》显示,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的海外业务造成一定的局部影响,但未造成实质性伤害,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并未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伤筋动骨。
影响有限:数据显示:45%的受访企业表示“美国市场占比不大,因此对本公司业务影响不大”;19%的受访企业表示“对美出口物流费用大幅上升,有市场需求但是运输不畅”;13%的受访企业表示“美国营商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对于美国市场投资信心受到消极影响”;仅有8%的受访企业表示“美国市场是公司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经贸摩擦导致了出口业务出现了萎缩”;另有8%的受访企业表示“主要的供应链部件来自于美国,产品供应受到影响”,还有3%的受访企业表示“政治因素影响了美国籍员工的工作稳定性”。
应对有道:调查发现,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积极应对,采用多种方式降低负面影响:43%的受访企业表示“美国市场对我公司重要程度不高,不需要做大的策略调整”;22%的受访企业表示“开拓其他国家市场,弥补美国市场的缺失”;13%的受访企业甚至表示“逆势而上,在两国关系的谷底期投资进入美国市场”;11%的企业表示“暂缓进入美国市场,待两国关系稳定之后再行考虑”;7%的企业表示“正在考虑从第三国投资建厂进入美国市场”。
政冷经热:从海关数据可以看到,虽然中美“脱钩”论一度甚嚣尘上,但实际上中美贸易往来依旧密切,形成了“政冷经热”的现实局面。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 年 1-10 月,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总额先降后升,累计贸易额为6099.39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4%。其中对美出口额 4653.05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7%,自美进口额 1446.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0%。对美出口的强劲增长部分源于疫情下美国对中国抗疫产品(口罩、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需求大增;自美进口额大增则反映了中方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积极落实情况。
风险对冲:同时,为应对“卡脖子”问题,在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关键零部件领域,中国制造企业在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应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对冲美国打压风险。许多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虽然我国对外依赖度仍然很高,但主要进口来源不是美国。在这些领域,中国制造企业应在立足于自主创新和自主攻关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日德法英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形成稳定的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