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七迁,曾国藩的平步青云之路(二)
导读:曾国藩作为官场新丁,标新立异,京师哗然。恩师穆彰阿听闻此事,谆谆教诲,耳提面命,用自己多年的官场经验指导他“为官之道”,国藩不以为然。好友左宗棠千里迢迢奔赴京师,为曾国藩送上“排忧解难”之良方。
(接上期)
耳提面命 为官之道
直到有一天穆彰阿也听闻了这件事,他把曾国藩叫到家中。叙过师生之礼后两人在客厅喝茶,穆彰阿拿起茶盖拂了拂茶面上的叶沫子,问道:“国藩,你知道‘为官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曾国藩闻言马上坐直了身体,肃然说道:“学生认为是忠君爱国,激浊扬清。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穆彰阿愣了一下,说道:“呃?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这些都是很高大上的话,适合你在公众场合斩钉截铁地说出来。今天身处私室之中,又只有你我师生二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就不用多说了。也罢,我就跟你分享一下这么多年以来的一些官场心得。
经过为师多年官场经验的总结,认为有两点是很关键的:
一是要洞察力强,能够揣摩圣意,从而‘简在帝心’(翻译的话就是‘想领导之所想,让领导心里有你’)。能够决定你在官场升降的永远是你的上司,所以他们的看法是最重要的,用通俗一点的话说就是‘领导说你对,不对也对,领导说你不对,对也不对’。
但是上位者的想法又最是复杂多变的,今天他可能认为这件事很有价值要大力推动,过一段时间他可能会认为这件事弊大于利,纯属浪费时间;今天他可能认为某个人铁面无私、执行力很强,从而大加支持,过一段时间他可能又觉得这个人情商不高、不懂变通,于是逐步边缘化。
所以,你以后在翰林院任职,一定要时刻磨练自己的洞察分析能力,揣摩清楚‘圣意’,谨言慎行。时刻跟‘圣意’站在一起,才能够‘简在帝心’,这样你一有机会就会平步青云。
二是要与同僚交好,和光同尘,花花轿子人抬人。官场归根到底是一个利益场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站在不同立场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官场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不同的利益群体之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你肯定希望手里有更多、更强的兵卒,更好的武器,能够让你稳固前线,御敌于国门之外,所以你希望有更多的钱财和资源倾向于你。这有错吗?肯定没有错。
所以你认为户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不足额拨款给你而拨款给河道总督(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长),简直是不分轻重、尸位素餐。
如果明天朝廷免去你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之职而任命你为河道总督(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长),你马上就会觉得河道治理关系国家命脉,一旦出问题就会江河泛滥、民不聊生从而动摇国家根本。
兵部的事情还可以缓一缓,河道事务的紧急性比兵部还急,户部应该拨款大力倾斜,解决燃眉之急,而户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拨款这么少简直是最大的渎职。这观点有错吗?也没有错。
而如果后天朝廷免去你的河道总督之职(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长)而调任户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你可能马上又会有不同的想法:这两个部门一天到晚就知道拨款拨款,从来不考虑现在税收困难,工资都快发不了,财政部门恨不得一分钱掰做两半花。
这时候大家应该共度时艰,竟然还嫌拨款太少?每天吵吵吵,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简直没有大格局。呃,这个观点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所以一句话,利益决定观点。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不求人,谁也不敢确定自己一辈子没挫折。有了挫折怎么办?这就需要别人为你说话、为你推荐,这就是官场上老师、同僚、朋友的价值。
所以,在官场上最讲究花团锦簇、和光同尘,花花轿子人抬人,只要不是涉及根本利益之争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任何时候你都不要过于标新立异,从而被官场整体隔绝,成为边缘化的少数派。
我听说你前段时间贴了一张告示说‘不再参加同僚之间的宴饮聚会’?国藩啊,你太冒失了。这样做会让你隔离于官场之外,是万万不可行的。”
曾国藩听完穆彰阿的话,面红耳赤地说道:“感谢恩师训诫,不过学生确实囊中羞涩,在京城交际太多,入不敷出。而且我觉得很多宴饮聚会确实很无聊,有个同僚娶第八房小妾也好意思给我发请帖。同时,这类聚会参加太多导致我没时间认真研究学问,真是不厌其烦。我觉得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抵制这种不正之风。”
隐忍为官 蓄势将来
穆彰阿听了这话,表情有点不自然(因为他已经娶了十几房小妾了),轻轻咳嗽一声说道:“国藩,男人娶妾是值得高兴的事,就不要过分计较了。研究学问当然重要,但是官场交际也很重要。
你有移风易俗的志向这很好,但是说句不好听的话,前提是有一天你坐到重要的位置上去,才会有施展的舞台。否则,还没等你发出声音,别人就拍死你了。
在官场上,最讲究‘隐忍’二字,在你还没有能力制定规则之前,一定要先尊重规则。这规则既包括明规则,也包括潜规则。这样你才不会被当成异类,从而能在体系中不断积蓄力量。直到有一天你具备强大的实力,哪怕你发出的任何声音再小,别人都要认真倾听。暂时的隐忍都是为了未来有大展宏图的一天,你知道吗?
国藩,虽然你的学问做得不错,但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官场的水很深啊!
你现在根基太浅,千万不要特立独行,否则的话你在官场上会举步维艰、一事无成。今天,为师送你‘隐忍’二字,你回去细心揣摩、好好领悟吧。”
穆彰阿看到曾国藩不服气的样子,再次语重心长地说道:“国藩,其实你处理这个问题还有很多更委婉的办法,比如你可以向家有资财的友人求助,或是来跟我说一声。年轻人手头不方便,暂时周转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嘛。
退一步说,即使你真的不想参加那些宴饮,也可以暗地里这么做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贴告示。你切记‘官场上有些事是只能说而不能做,而有些事却是只能做而不能说的’。
你现在人脉还较少,主要就是这些同年、同僚,如果你跟他们隔绝往来,未来有什么事的话,谁会为你说话呢?而没有任何人为你说话,你的影响力又从何而来?
听为师的话,你回去之后马上把告示取下,再把我刚才跟你说那一番话认真揣摩,相信会有收获。另外,我资助你五百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50万元),让你暂时周转一下。长者赐,不可辞。”
曾国藩离开穆府回家后,按照穆彰阿的建议把告示摘下,反复思考穆彰阿的‘经验之谈’,虽然不能完全认同,觉得其中‘负能量’太多,不是我辈胸怀经世济民之志的知识分子的追求,但也觉得有一些道理。有些事不能太走极端,要隐忍蓄势,留待将来。
千里上京都 宗棠送“良方”
几天后,好友左宗棠来到京城上门拜访,曾国藩大喜,马上把他迎到书房,问道:“季高,你不要温习课业吗?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左宗棠哈哈一笑道:“是你的‘廉洁之风’把我吹过来了。”
曾国藩脸孔微红了一下:“季高,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前几天才被恩师穆中堂严厉批评,现在正在深刻反省之中,你作为老朋友怎么也好意思来笑话我?”
左宗棠说道:“伯涵(曾国藩的字)啊,我想不到你这么老成持重的人还能够干出这么标新立异的事,有趣有趣,哈哈。刚听说这件事时我还不敢相信,直到几个朋友都写信给我,信誓旦旦,我才赶过来看一下。你说说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曾国藩说道:“什么什么情况?囊中羞涩,我不得已才这么做。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工资就那么一点,我的家境你也清楚,京城物价这么贵,你让我怎么活下去?总不能饿死吧。”
左宗棠又笑了一阵,才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曾国藩,严肃说道:“正是对你的情况比较清楚,所以我才给你送解决办法来了,拿去吧。”
曾国藩满脸疑惑,一边接过左宗棠递过来的信封,一边不解地说道:“你能有什么好办法?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难道要学你偶像诸葛亮的锦囊妙计?”
曾国藩打开信封一看,是一张银票“纹银五千两,见票即付”(相当于现在的500万元),他大吃一惊说道:“老左,你从哪里搞来的?我记得以前你比我还穷,还经常到我那里蹭饭,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左宗棠看到曾国藩大吃一惊,更加得意的哈哈大笑,然后摸着下巴道:“山人自有妙计,你不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吗?你不用担心,这个钱绝对清清白白,是我前段时间做生意赚的。”曾国藩说道:“别卖关子,故弄玄虚,跟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
左宗棠说道:“我去年不是认识了文毅公吗,后来他还把儿子托付给我。他的位置太高我也不好老是凑上去,但是因为他的缘故我近期认识了一个超级牛人。此人水平绝对不在我们之下,甚至关于谋略规划和对官场的深刻认识还远在我们之上,而且他是我们的同龄人。
你知道我性格自负,绝不可能替别人乱吹嘘。他叫胡林翼,是文毅公的女婿,下次有机会介绍给你认识,绝对是一流人物。这事先不说,这些钱就是我最近跟他一起做生意赚来的。
跟他做了几次生意,牛刀小试,我突然发现赚钱的机会遍地都是,以前过的那么苦完全是自作自受,呵呵。这5000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500万)就当是支持你渡过难关。”
曾国藩闻言有点感动,平静了一下才说道:“这世界上有这样的牛人?同龄人中能够让你这个眼高于顶的家伙佩服的我还真没见过。你不会是忽悠我吧?如果是真的话,你有机会一定要介绍给我认识一下。
呃,季高,既然我们是兄弟,你又千里迢迢送钱过来支持,我很感动,见外的话就不说了。不过我的工资不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还上你这笔巨款啊!”
左宗棠摆摆手,无所谓地说:“你先用再说,以后能还就还,不能还就算了。我们都是有大志向的人,这些小事情就不要过于计较了。而且我最近跟胡林翼学习、交流比较多,对经济领域的一些学问很有兴趣。
受到他的启发,目前我对做生意的模式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赚钱是小事情。唉!就是科举考试一直不顺利,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每天跟孔方兄打交道,真是郁闷。”
曾国藩看到左宗棠闷闷不乐,马上安慰道:“这个事情急不来,我相信凭着你的能力肯定有大展宏图的一天。你不是经常自比诸葛亮吗?孔明先生躬耕隆中、以待明主的时候可是一直在积极谋划,哪有像你这样垂头丧气的。想要成大事者就要学会‘隐忍’,穆相送给我的这两个字今天送给你,一起共勉吧。等我在官场站稳脚跟,到时候我们再商量一下,看看是否有好的办法。”
(篇幅所限,留待后述)
下期导读:十年七迁,曾国藩的青云之路(三)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南山煮酒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