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亚马逊新手遇到的最多的坑,有哪些?
做亚马逊,回顾和复盘也是很重要的运营手法。
定期复盘自己的一些操作方式和运营手法,有时候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在我的私密圈里,有很多的新手卖家,他们在日常的运营中,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往往犯下很多的运营失误。
我今天就来把2020年新手卖家常踩的一些坑来总结归纳一下,看到文章的卖家也可以从中吸取一点点经验和教训,以避免在以后的运营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下面就来说一下,2020年新手卖家都犯过那些失误:
1、买家账号引起的关联
记得这是一位东莞的卖家朋友,自己在做亚马逊之前,曾经有过一个亚马逊买家账号。
在注册亚马逊店铺的时候,她并不知道买家账号之间也会关联。
她用自己原来的网络、笔记本电脑、信用卡等等资料,注册了一个亚马逊卖家账户。
但是在店铺注册下来3周左右,自己就收到了账号关联的通知。
大家熟知的往往是卖家账号关联,其实买家账号之间也是存在关联情形的。
之前在私密圈的解答中我也说过,如果你的软件和硬件曾经注册过亚马逊买家账户,那么如果你想注册亚马逊店铺的话,最好还是避开这些容易导致关联的因素。
因为亚马逊店铺在注册完毕后,会自带一个买家账户,两个买家账户因为相同的网络环境和硬件等原因,也是容易被判定关联的。
2、货件尺寸填写错误引起FBA费用增加
这样的错误看似不常见,其实在新手里面还真的经常会发生。
我们国内经常使用的是厘米cm和千克kg,而美欧通常使用的是英寸in和英镑ib。
在listing的编辑中,单位填写就有人经常会犯错误。
那么,错误犯了之后,他是怎么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呢?
是FBA费用的大增。
在核算自己的FBA费用时,突然发现FBA费用不是之前自己预估的3.41,而是两倍于这个的价格,顿时就懵了。
找了一圈原因,最后才发现自己把尺寸给填错了。
这位还是幸运的,私密圈里还有一位,因为尺寸填错而导致FBA费用被亚马逊多收。
最后经过三次的复核,亚马逊才认定尺寸是填错了。
但是多收的几百美金FBA费用,最后还是没有要回来。
3、未贴原产地标签,被海关留置
私密圈里还有位苏州的卖家,一次发了10箱产品到FBA仓库。
在海关的抽检中,这批货物不幸被随机抽到。
海关开箱检查后,发现该批货物的手续和报关单都是齐全的,但是有一点,产品标签上未标注“原产地”。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made in china”这几个字样。
很多卖家可能会说:我也没贴啊,怎么就没事呢?
这其实是个概率论的问题。
首先,海关并不是全检,只是抽检,并不一定你的货物一定会被抽查到。
其次,这次没被抽查到,下次不一定有这种好运气。
所以,举手之劳的一个小动作,为什么要让自己的一大批产品处于风险之中呢。
现在很多负责任的头程服务商在发货前都会提醒卖家贴上这个标识。
4、贸然突破发货限制
记得这是圈内的一位深圳卖家朋友。
因为从网上看到了某个所谓的《突破亚马逊发货限制“独家教程”》,最后被征收了高额的超量仓储费。
我之前在私密圈里就提醒过圈内的卖家,不要去操作这种高风险的东西。
亚马逊颁布的每一个政策,都有它的战略考量。
如果你不遵守,亚马逊会有100种方式来收割你。
但是每一个政策在刚刚颁布时,可能会存在一个短时间的政策空洞期。
在这个空洞期内,某些所谓的“黑科技”可能会短时间见效。
当大批卖家跟风而动的时候,往往就是该“黑科技”寿终正寝的时候。
那个时候被逮到的卖家,就只能成为炮灰了。
5、站内信联系顾客踩坑
这个失误其实还挺多人犯过。
这位因为站内信联系买家被封店铺的卖家,是因为自己店铺的一个差评。
这个差评的内容,他感觉并不是来自自己的产品。
所以,他就在站内信中试着联系了一下买家。
买家也回复了,承认是自己留错了。
但是,这位卖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直接使用“please delete this negtive review”这样的表达。
这里表达是亚马逊严格监控的表达方式,可以说这位卖家直接撞在枪口上了。
店铺被封以后,又花了几千块钱去服务商那里申诉。
结果还是没有通过,又多损失了几千块。
所以,在站内信的沟通中,卖家一地要牢记亚马逊的“红线”在哪里。
不要随随便便去使用“five star”、“positive review”这类的词汇,这样的词汇基本属于必杀型描述。
好了,今天的总结就到这里,下面还会为大家继续总结新手卖家常见的一些失误大全。
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一点有用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