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获悉,近日,据SmartScout的报告,亚马逊第三方卖家(3P)在应对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时,正在大规模提高商品价格。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第三方卖家商品的平均售价同比增长6.7%,而这类卖家占据亚马逊上排名前1000万的ASIN的三分之二。尽管美国整体通胀水平有所回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2024年增长2.9%,低于2021年的7.0%、2022年的6.5%和2023年的3.5%,但亚马逊上的商品价格仍然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亚马逊卖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FBA费用的不断提高。自亚马逊2000年推出第三方卖家市场以来,FBA费用逐步上涨,标准尺寸商品的FBA费用已累计增长96%。2024年,亚马逊又新增了两项FBA费用,加剧了卖家的经营成本压力。其一是自2024年3月1日起实施的“入库配送服务费”(Inbound Placement Service Fee),要求卖家为亚马逊在多个配送中心分配库存支付额外费用,标准尺寸商品的费用在每件0.21美元至0.68美元之间,而大件商品的费用则高达2.16美元至6美元。其二是自2024年4月1日生效的“低库存费用”(Low-Inventory-Level Fee),对库存低于28天需求量的标准尺寸商品收取额外费用,以鼓励卖家维持充足库存。
这些费用的增加促使大多数卖家选择提价来维持利润。根据SmartScout的《亚马逊卖家之声报告》,65%的卖家因FBA费用上涨而提高了商品价格。然而,尽管提价,近60%的卖家仍然表示其利润同比下降。这种情况凸显出卖家在亚马逊平台上的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挤压,且部分卖家还面临额外的关税压力。
消费者对价格上涨的感知也越来越明显。Prosper Insights & Analytics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九大产品类别中,亚马逊Prime会员比普通美国消费者更容易注意到价格上涨。尽管这种差异仅在1%左右,但在所有类别中均表现出这一趋势。特别是在家庭必需品类别中,39.5%的Prime会员注意到价格显著上涨,这一比例比普通美国消费者高出1.7个百分点。
面对价格上涨的现实,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在发生变化。2023年12月,24.3%的美国成年人表示由于价格上涨而更多选择在线购物,但到2025年初,这一比例下降至20.9%。Prime会员的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从2022年2月的29.4%降至2025年的24.7%。这表明,尽管Prime会员通常更倾向于在线购物,但他们对价格上涨的敏感度也在提高,并因此减少了在线购物频率。
价格上涨对亚马逊销售表现的影响已开始显现。2025年1月,美国零售额环比下降0.9%,创两年来最大降幅,而电商渠道的降幅更为明显,环比下降1.9%。随着亚马逊价格优势的削弱,其作为电商领导者的地位可能受到挑战。亚马逊的增长一直依赖于低价格、良好购物体验、流量增长和更广泛的卖家生态,但当“低价格”和“卖家”这两个核心要素受到挤压时,这一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将面临考验。未来,能够有效传递产品价值的品牌或许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作者✎ Summer/AMZ123
声明:此文章版权归AMZ123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amz123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