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文章《亚马逊广告位置调整策略》,不少卖家朋友看完之后有一些问题。今天就针对部分问题进行一个回复,纯纯都是个人建议,讲错轻喷。
Q1:根据《亚马逊广告位置调整策略》公司内部开会讨论后进行测试,下面两个图分别是测试前后测试后的数据,想要卡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目的达到了但是曝光觉得太少,该如何调整,目前的基础竞价是$0.65。
图片来源卖家真实数据
A1:决定一个广告活动的曝光因素有很多,但是基础竞价是其中最大因素之一。基础竞价过低会导致广告活动的曝光过少。该广告活动想要提高曝光就需要提高基础竞价,那提高比例多少适合?百分比需要调整吗?
先计算一下数据:基础竞价$0.65,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百分比90%,竞价是0.65*(1+90%)= 1.235。每次调整基础竞价的幅度建议10%左右,所以基础竞价调整为$0.7。按《亚马逊广告位置调整策略》里说的计算百分比的方式,应该把百分比相应去降低,计算后得到百分比是76%。但是实际操作中建议基础竞价调整为$0.7,百分比继续按90%,让广告活动在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多出一些订单后,再逐步下降百分比到76%。
至于为什么每次调整基础竞价的幅度建议10%左右?因为如果把基础竞价提高一点点比如0.01,0.02,广告的变动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提高幅度过高广告活动就会飘忽上忽下,并且如果超过了商品页面的真实竞价,可能又会跑到商品页面去。
Q2:《亚马逊广告位置调整策略》提到调整广告位置之前需要进行广告位的真实竞价进行测试,这个不理解我一直以为广告活动里每个位置的单词点击成本就是卡位所需竞价,只要有点击了就会有点击成本,为什么还需要如此复杂计算每个位置的竞价?
A2:如上图,搜索结果首页单次点击成本是$1.5,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的单次点击成本是$1.09,商品页面的单次点击成本是$1.19。如果这是大部分预算跑各个位置的真实竞价是不是有点不合理。跑商品页面的CPC比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的CPC更高?当然不排除商品页面的竞争更大导致,这样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如果大部分预算跑各个位置的真实竞价都不清楚的话,叠加竞价策略(提高或降低,固定竞价,只降低)这百分比怎么算都很难算对,从而导致卡位失败。
个人观点:大部分的广告活动三个位置的竞价大小排序是:搜索结果首页>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商品页面
Q3:《亚马逊广告位置调整策略》提到调整广告位置之前需要进行广告位的真实竞价进行测试这个我理解,但是每次都需要去对广告活动进行测试吗?测试之后再开始调整位置这样吗?这样在实操过程中根本没有办法应用呀?
A3:这就是理论与实操的差距。理论是一定需要去理解的,知道的。因为这是底层逻辑,不清楚的话卡位就跟撞大运一样,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卡才会成功。所以建议如果没有使用过这个方案的卖家,先去真的去测试下三个位置的数据,加深印象。如果你想快速知道三个位置的真实竞价分别是多少,可以使用固定竞价策略,然后分别用高中低三个不同竞价去跑数据。
那在实操过程中该如何应用呢?问题2中已经提到大部分的广告活动三个位置的竞价大小排序是:搜索结果首页>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商品页面,可以根据这个再使用广告数据去做一个数据推算。还是下面这个广告数据,搜索结果首页单次点击成本是$1.5,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的单次点击成本是$1.09,商品页面的单次点击成本是$1.19。
个人经验推算三个位置的真实竞价分别是搜索结果首页单次点击成本是$1.8~$2,搜索结果的其余位置的单次点击成本是$1.5~$1.6,商品页面的单次点击成本是$1.1~$1.2。然后再根据基础竞价百分比的方式去计算该设置多少基础竞价,多少百分比。当然这个推算是需要建立在数据敏感,产品熟悉度等基础上。如果在没有推算能力之前,建议老老实实用数据去测试。测试过程就是提高数据敏感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