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公司给配合没了
停更这十几天是什么样的心态?
我想早点回到办公室。
还好,年初五回来了。
过年年年相似,却又年年不同,相同的人,但是不同的故事,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不断的变化。
年前聚餐的时候,有个地产界的大佬说,18年是2008年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但会是2028年前最轻松的一年。
当时有人笑,有人迷茫,有人不屑。
我没搭上话,因为麻木了。
毕竟媒体每一年都说这是有史以来经济最不容乐观的一年。
作为一个小小的个体而言,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盲目的去操心、焦虑无从判断的未来。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赚钱才能治愈一切的矫情。
畏手畏脚的自卑,大部分根源是口袋没钱。
而对未来的恐惧,大部分根源是还没找到稳定赚钱的方式。
对于我们大多数而言,把工作上的每一件事做好,钱自然就来了。
选品、推广、用户运营,把每一个具体的目标去分解、达成。
停更的这十几天,看着后台的关注数量增增减减,其实很有意思。
就去年的5月,即使我一个月才只更两篇文,该留的依然还是会留下来,而关注之后没几天就取消的,有两部分, 第一就是和部分公众号互推来的粉丝,第二部分就是搞活动邀请被动关注的。
这两部分粉丝取消关注也是在我的预计之中,因为第一部分粉丝很多不是从事网络营销的,再细化点,不是做跨境电商的,对我的内容没什么兴趣。第二部分是纯粹为了电子书的,拿了电子书,目的达到了,自然也没是什么在关注的必要。
我不是靠公众号吃饭,对泛关注的粉丝没什么兴趣,主要是泛关注的粉丝于我而言什么价值的,和做跨境运营一样,我这个公众号的目的是为10000个铁粉提供持续的关注就行。
才一万?
是的,才一万。
相比于那些动不动阅读量十万加的,我对自己的要求看起来低得可怜。
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如果我每天每篇文章的阅读量能保持在一万以上,基本上我是这个圈子的前三了。
不要小看这个数,我计划是3年之内能做到就算是达标了。
毕竟现在大家缺的不是内容,在这个人人崇尚打造个人IP的时代,人人都是内容的制造者,尤其是网速越来越快、流量越来越便宜的时代,大家更加愿意把时间花在更直观、立体的视频内容上,很难静下心来去研究、通读一篇文章,尤其是技能篇的文章阅读量就更少了。
3年前咪蒙式标题能快速火爆,就是一个标志。
相比于咪蒙的文章,我其实更加建议大家去读懂懂的日记,毕竟一个汽水,一个是肥料,怎么选,自己坚持对比下他们的文章就知道。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广东的懂懂。。。
基本上我专注在推广+社交推广的内容就行,因为这些技能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也是我自己这些年累计下来的优势的。
尽早确立自己的优势很重要。
做网络营销也不外乎两点:第一,确立自己的优势;第二,利用这个优势去抢占市场。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案例,因为目前我们自己的案例不在公开的考虑之中,也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所以我会考虑几个从零开始的案例,自己做的全部公开没什么问题,说服力也强。
年前,准备回老家过年的前一天,一个创业的前老板找到了我们,哀求我们收了他的那批货。
3C数码类的产品,几十万个,走海运都两个长柜,货值超过几百万。
当时我们不敢要,第一数量太多了、第二是这类产品市场早已经饱和,即是超低价也难快速销售,不能做到资金快速回笼,对于生意人来说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分分钟可能因为抗这批货导致自己破产、第三要积压的资金不是小数字。
思前想后,还是做不了决定。
一晃,年过完了,再去问一下,那个老板已经把货给全部销毁了。
是的,几百万的货就这样销毁了,公司也就地解散了。
同样作为创业者,这件事对我的震动很大,如果不是一个家里有矿的富二代,这几百万的债务不知道能把一个普通的创业者给压垮多少次了。
而我们不过是众多普通跨境创业者中的一员而已。
美国当地很多海外仓的老板问我们:为什么你们中国很多老板在还没知道自己的销售同事能不能把产品给销售出去的情况下,就盲目的把这么多的产品给发到美国来?
我想了很多,也准备了很多给他们讲,但是最终只讲了这一点:因为这些老板都想极力的去配合他们的销售人员。
是的,很多运营在面试的时候,为了多那几K的底薪,总会把自己的简历写得高大上,再对面试的老板拍胸口说只要公司能够配合他的做法,肯定就把销量做到日出百单、千单。
而大部分从工厂转型做跨境的老板,自己本身就缺乏经验,除了深圳、广州、厦门这些跨境资源比较多的地方人才比较多,很多地方的跨境人才本来就非常的匮乏。好不容易来了个自称有跨境工作经验的人,巴不得当个宝握在手心里。
大部分的要求都尽量满足,提压货就盲目的备一堆发海运过去,也不知道到底能卖多少;提推广就批刷单费用,也不知道找来刷单的那些账号到底有没有价值;提小众产品就找工厂开私模,盲目的做一堆不知道市场接不接受的新品,还给自我安慰是私模,市场上别人都没有。
甚至我见过更过分的运营要求老板给自己配个助理。
这些所谓的高级运营总监,忽悠老板在一个新建的小团队,动不动的备货几十万上百万千万,卖得好是运营的功劳,卖不动是产品的问题、公司不配合,拍拍屁股走人,写好一点简历,再到下一家公司去忽悠。
我们自己本身有海外仓,不像别的货代公司是租别人的,我们自己的海外仓实实在在是自己的,所以基本每天都有人去找我们谈收货的事,对这些也知道的很清楚。东莞几家公司被这样的人才忽悠备货备了上千万,其中有两家还是上市公司。
其实现在百分之九十九的产品,市场都过于饱和了,你自己所谓的私模,根本没什么价值。
现在开始,如果手上自己有不错的现金流的,可以这样操作一波:收货到海外仓,因为在海外仓收货几乎就是白送的了,成本相当低,只有你能在美国租个海外仓,你可以收到很多你不敢想象的好产品,价格低到你不想。然后自己开十几个账号去铺货,利润也是很客观,尤其是初创的跨境团队,可以先这样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去研发私模、新产品。
真有这样打算的话,美国海外仓的费用预算在100w 一年基本就可以运作。
手上有几百万现金的,这个倒也是个不错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