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亚马逊选品思路,助力PrimeDay旺季爆单!
2020上半年,“ 亚马逊开店 ” 的百度指数不降反升。虽然上半年亚马逊各种延迟、取消和 FBA 爆仓等问题不断。但还是有很多卖家看到了机会,迎难而上!
步入 2020 的下半年,意味着亚马逊跨境电商也即将迎来销售旺季!面对因疫情而改变的运营状况,2020下半年,该如何进行选品呢?延迟的 Prime Day,是否打乱了你的选品备货计划?今天社长就跟大家聊一聊!
想要找到能激发爆单的产品,卖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符合自身优势、行业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选品思路。毕竟旺季产品选得好,销量可轻松增长 50% 以上!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许多卖家固有的选品思路,社长在多方面调研之后给大家几点关于选品计划的建议!
选择复购率高的产品,抓住复购潜力
往往更多的亚马逊卖家,收获新顾客所需的成本总是高于维护老顾客,选择复购率高的产品吸引回头客,反而比选择新产品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复购率高的产品多为小而轻便的产品,集中在美妆、个护和厨房用品。对于卖家而言资金周转压力较小,是在较为特殊的时期中比较稳妥的选品策略。
选品推荐:假睫毛、家用烤盘、密封盒等等
挑选利于成本控制的产品,保护利润率
为应对各种受疫情影响的不确定因素,这类产品的切入点应该是利用自身供应链优势,进一步压缩成本的产品,先度过疫情期。而产品的高利润主要来源于:小众和高单价。所以就目前市场而言,可以找一些体量适中,增长快速,但竞争度比较小的产品,从而降低推广成本是较为明智的选品方法和思路。且高单价又保证了产品的利润空间。
选品推荐:脱毛仪、足部按摩仪、电动开瓶器等等
多考虑性价比高的产品,迎合海外消费者购买需求
据相关报告,美国的失业率从2月的3.8%增长至5月的13%。因为疫情,部分海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便宜一点的产品。所以高性价比的产品,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并且普遍存在高质量和中等价位的产品特点,即高端性能中等价格。
选品推荐:入耳式蓝牙耳机、头戴式蓝牙耳机、瑜伽套装等等
侧重刚需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即使许多海外国家颁布了居家令,单消费者对日常刚需产品的需求并不会下降,反而因为只能在线上购物,而使得卖家的销量不断上涨。今年情况特殊,对于供应链资源、物流资源,工厂产能都是巨大的挑战。因此以刚需类产品和日常需求品为主是比较稳妥选品思路。
选品推荐:生活家居产品和厨房刚需品等等
开拓无接触产品,满足疫情期间新需求
从现有的产品里选择一些适合加入无接触设计的产品,满足疫情下的需求。例如:无接触水龙头,避免使用者因为频繁接触外部引发病毒交叉感染,让消费者更安心。一方面可以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一方面还节省了开发全新产品的成本和精力,效果事半功倍。
选品推荐:无接触的产品
随着之前消费者的居家时间变长。不少人趁着隔离在家的这段时间,精心地“装修”自己的小天地,还激发了他们钻研美食的兴趣。最重要的是,在 2019 年 Prime Day 期间不少站点的热销 TOP 榜上都能看到厨房类品类产品的身影。
社长建议:卖家可以从毛巾、拖鞋、收纳用品等门槛较低的产品入手。对于体积较大或者单价较高的产品,如家具、盖毯、床垫等产品,建议大家提早与供应链联系,避免物流发生问题。
为避免大促后厨房产品产生大量退货,在发货前注意把握好质检!准备好各站点所需的认证资料,以应对可能的产品安全审查。
随着疫情渐渐缓解,不少海外消费者迫不及待要恢复外出活动。而且这场疫情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据数据显示,美国自行车 2020 年 4 月份销量比去年同期上涨 75 %。不管是户外运动还是休闲逛街,他们都少不了为自己添置新衣,加上美国线上服装市场份额仍在以年均 14 %的速度增长,时尚运动品类复苏在望。
社长建议:消费者更注重高性价比产品,可以在 Listing 中适当增加场景图。品牌注册卖家还可以利用品牌旗舰店功能,结合其他的运动类商品一起打造出适用不同场景的运动生态圈。
同时又要针对不同国家的风格做出调整,还需要提前做好库存规划,对于一些热销尺码和颜色,备货要充足。在旺季前夕,建议卖家针对性的做好促销活动。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研发技术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持续加速膨胀,全球消费电子线上销售额在 2018 年超过 2800 亿美元,到 2023 年有望达到 4060 亿美元,年增长率可达 7.6 %。在以往的大促期间,智能电子设备的销量突破了数百万件。主要是旺季优惠力度大,非常容易刺激他们的购买欲。
社长建议:电子类产品在各个站点之间消费者的喜好相差不大,可以同时在欧美日站点上架销售。
需要提醒卖家的是,首先,旺季备货时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调整备货策略,备好安全库存防止断货风险;其次,各个站点的认证需求。在特殊时期,产品的合规性显得非常重要!
关于选品这个问题,任何品类都有值得挖掘和探索的地方。在目前市场竞争大的情况下,卖家可以深挖自身垂直领域的产品,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市场,才是在跨境路上的长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