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阴影面积!扫号风波还没缓过来,亚马逊又大面积报错?
亚马逊还能不能玩了?
图源:知无不言
对于此次报错的原因,亚马逊方面尚未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有卖家猜测,可能与品牌或账户问题有关。此外,也有卖家表示,这可能是亚马逊系统出现了bug?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卖家们也尝试了各种方法。一些卖家表示,他们已经按照亚马逊的要求进行了修改,但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还有一些卖家表示,他们已经向亚马逊客服开case询问,但客服的回复并不能解决问题。
根据卖家爆料,自己开case询问亚马逊客服,关于8040报错根据亚马逊方面的说法,是因为变体关系未获得批准,不符合亚马逊的商品创建要求,同时账号被拒绝使用某品牌。
也有卖家表示,自己同样收到变体关系符合获得批准的回复,照要求等待24小时后,上传模板仍然合并失败。
这一事件对卖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报错信息导致商品无法正常销售,直接影响了卖家的收入和利润。
其次,卖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排查和解决报错问题,增加了运营成本。更致命的是,报错还可能导致卖家的信誉受损,影响店铺的评级和排名。
对于消费者来说,报错也可能影响他们的购物体验。无法准确获取商品信息或下单购买,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亚马逊平台的信任度下降。
截至目前,亚马逊官方对8040报错还没有固定的解释,很多卖家还是一头雾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卖家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检查产品信息:比较合并的产品在后台的信息,确保ASIN属性、前台节点、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一致,特别注意品牌大小写是否相同。
排查变体关系:全面检查不同分类的变体关系,确保选择最相符的变体关系。
联系客服:如果上传产品依旧报错,可开case询问客服报错是否因为品牌的问题,并提供产品品牌、分类、商品变体信息(颜色/尺寸/型号/重量/sku)、制造商、商品实物图等证明资料。
尝试其他方法:根据部分卖家的经验,可以尝试直接用库存管理页面edit编辑修改变体,或者比较需要合并的产品在后台的信息并请客服帮忙检查一致性。
目前,亚马逊方面尚未公布具体的报错原因。但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与亚马逊平台的系统升级、数据同步问题或第三方服务商的接口故障有关。
此外,近期亚马逊平台的政策调整和审核力度加大,也可能对卖家的店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亚马逊对产品信息的审核愈发细致严格的情况下,建议卖家在上传产品前仔细检查模板格式、模板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尽量避免随意合并拆分变体。同时,也需要关注亚马逊的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运营策略。
众所周知,亚马逊对卖家行为的监管一直十分严格。其中,违规变体是亚马逊重点打击的违规行为之一。此次报错就是前几日扫号风波的后遗症!
5月11日凌晨,亚马逊进行了一波变体违规扫号,导致大批卖家账户被封。然而,5月16日有好消息传来,因前几天亚马逊变体违规受限的账号基本全部自动解封,给卖家发送了账号恢复的通知邮件。
图源:卖家的分享
回顾亚马逊这场浩荡的扫号行动,今年4月份就逐渐加大对违规变体的审查力度。原以为亚马逊在4月已经出过手了,总该歇一阵,没想到5月份亚马逊再次对卖家账号展开了“扫荡”行动。
根据亚马逊发给卖家的邮件显示,店铺被封原因是“卖家创建的一个或多个ASIN变体违反了亚马逊的ASIN创建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自动解封的账号大部分是5月份的变体违规账号,而3、4月份被封账号目前仍未恢复。不过卖家们可以暂且放下心来,只要不存在反复严重违规行为,基本上都会解封。
图源:知无不言
亚马逊在发给卖家们的邮件中写道:“您的信息已被审核,您的帐户已被重新激活”。根据卖家们反馈,5月10号封的很多账号都恢复回来了,但4月3号和5月15号被扫的账号仍处于停用状态。
有卖家指出,亚马逊此番封号只是震慑一下卖家,一般亚马逊操作分为四个阶段:前期雷霆手段,绩效+封店震慑所有卖家,使其产生敬畏;卖家之间开始人心惶惶,主动拆分违规链接,亚马逊实现四两拨千斤效果。
震慑效果基本达到后,相关团队逐渐腾出手来,复核误杀的店铺,只要不是严重反复违规的,基本上会慢慢解封;撤走全局性的整顿,开始常态化但低力度的抽查+机扫。
虽然账号已经解封,但卖家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卖家的链接被删除,需要自己去找到“修复无在售的亚马逊信息库存”,然后再点击“刷新无在售信息的原因”,等页面出现“创建新商品”,再重新上传。有业内人士给出了几个可以尝试的方案,比如上新品、尝试合并、找客服申诉等。
此事件提醒卖家要重视电商平台的运营风险和数据管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卖家应保持冷静,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与亚马逊平台和其他卖家共同努力,渡过难关。
亚马逊的这波扫号对卖家们来说是一次警示,未来在变体操作上需要更加谨慎。同时,卖家们也需要关注亚马逊的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运营策略。
同时,面对亚马逊越收越紧的监管政策,卖家应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而应保持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平台规定和政策要求,确保自己的销售活动合法合规,以避免遭受太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