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000个亚马逊从业人员聊过之后,我有些话想说...
前一阵,我们小派对一部分卖家进行了回访,除了搜集一些用户的使用需求,但我更想得到的,是亚马逊从业者们对行业,对工作的真心交流...
其中一部分卖家的互动过程中,
小派发现一些比较让人担心的心态,比方说:
刚入行,亚马逊的政策这么严格,能走远吗?
遇上傻X领导这我学不到东西,我该不该换份工作?
团队基本不存在交流,有疑问不知道该问谁,遇上瓶颈怎么办?
入行三年,我是不是可以自己创业做亚马逊呢?
诸如此类的疑问比比皆是……
今天,小派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
部分观点或与一些网文重叠,但不妨碍大家学到些什么,真心希望能够对一些卖家或者从业者有所启发...
做亚马逊真能走远吗?
几年前创业的时候,投资人跟我说过,想要成功,先要做对三件事“入对门,跟对人,做对事”,当然不是都对了就必然会成功,但欠缺了这些,想成功是难上加难的;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亚马逊这个门,我们是否入对了...
看看行业发展吧,电子商务从淘宝兴起到现在,国内的销售业务已经是越来越难做了,不论是工厂也好,还是广大的淘宝卖家,都逐渐把眼光投向了海外市场,甚至于阿里系都出了速卖通...
毕竟中国人才14亿,全球可是有大几十亿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保守估计还能在继续兴旺十年,在此基础上,贸易全球化也将会产生质的飞跃发展,因此个人认为,跨境电商这个行业还是非常有朝气的,并且不像如区块链等一般门槛需求那么高还摸不到碰不着;
而从股市行情来看,亚马逊既已然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必然有其道理,因此我觉得入行进入跨境电商的人,都是入对了行,而进驻亚马逊的,是其中一批精明之人的精明之选;
当然有了更大的市场,我们需要适应的也就更多,适应其多变的规则,适应它善变的天性,适应激烈的竞争,适应枯竭的资源;
各个行业都会有去,有人留,做亚马逊是否长久,坦白说,不但凭造化,也凭我们自己;
我们是否有耐心去选择一款竞品,
是否有足够的成本去投入开发,
是否有适合的人去面对枯燥的工作,
是否有合格的供应商帮我们解决问题...
需要我们自己慢慢沉淀,不断探索,但小派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哪怕遇上再多困难,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学不到东西,怎么办?
May是某跨境电商企业的亚马逊运营人员,加了小派有些时日,在她眼里,公司销量是还算不错的,也稳定,但是她自己却很焦虑;
上级主管能力远见、做事、效率不及自己,汇报的内容和解决方案迟迟得不到回音,单纯的画饼,心力交瘁得想辞职出去散散心,想换工作,甚至脱离亚马逊这个行业;
她总说自己学不到东西了;
Jason是个人卖家,每天就卖出去个三五件产品,每一天都希望从各大论坛,各个自媒体上得到一些新的商机,新的黑科技和新的方法;
感觉什么都看懂了,又感觉什么都没看懂,看完之后笔记一堆,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知道他们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到头来根本就没点P用;
我们总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限制,比如说在职场上我们都会有上级,像May一样汇报也好,想要去找解决办法也好,得不到答案,“上级不教”“疲于执行”“成长缓慢”,还比如朋友的店铺卖的有声有色,自己的店铺或者客户一直上不去,去咨询吧,总是被官腔圆场,“酒肉朋友”“巧言令色”“场面话”;
其实小派并不觉得意外,早年的时候,大学毕业血气方刚的我也是这么觉得的,甚至觉得某个领导是不是傻X;
是什么让我们学不到东西?
创业后,一位投资人曾经跟我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每个人位置的高度不同,俯瞰事情的角度、态度、权衡点也有不同,或许我们不能排除有些人是真的自私,但至少,这些不会只是我们知识和见地的来源渠道,我们需要把自己烧的水,加热到100℃;
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或者职场道德规定我们的上级和朋友们需要“分享自己的经验,或者培养下属”
那么我们的预期实际上就是一个伪命题、伪需求;
当然,上级可能真的不如你,大家身边绝对不缺水准平平,但身居高位的人不是吗?
可能是他/她的机遇,可能是其他,但我们改变不了什么;
还有,一个人的性格也会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分享;
一些人不论贫富,很喜欢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验,有的人不论贵贱,就喜欢掖着藏着,人的性格使然,亚马逊也懂人性,因此在页面呈现上千人千面,满足丰富的市场需求,那么我们又能够要求成功的他们什么呢?
毕竟每个人性格不同;
而结合以上观点,小派认为这一段话说的很好:
如果我们想改变他,说明我们有雄心壮志。但这种雄心壮志倒不如说是,我们要去山的另一面的时候,明明可以不费力气的轻松绕过,现在我们却想着“能不能让山挪一挪”,这样对吗?
也就是说,与其愤而不平,不外乎是自己没有驱动自己,改变不了世界和环境,就得先改造自己;
灯不会为你而开,但路,始终在自己脚下...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哪怕很多很杂很烦,我们都能做到尽量优秀甚至完美吗?如果不能,那么至少我们还能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比如说怎么把日常工作完美,也就是把水烧到100℃;
而渠道来源也不少,可以不是个人但可以来自于团队,可以不是朋友但可也是一些干货文章;
团队零交流
遇上瓶颈怎么办?
不论是团队leader、成员还是个人卖家,团队零交流也是会让人焦虑的,最严重的不外乎是眼睁睁看着身边人爆单了,自己的订单和销售额还和昨天,甚至上周一样;
我们刚刚说到,可能你去请教,去咨询,别人不一定会告诉你什么,但扪心自问,非得要别人告诉你,你才知道做什么吗?
可能有不少人说会,那么问一问自己,
成功者说的都对么?哪怕对的对你适用吗?
很多卖家经常报名参加一些培训,一些线下会议,但相信除了了解到了一些市场热点,也就是现在有什么黑科技,遇上政策限制了可以从哪里突破等等,什么都学不到;
道理很简单,试想一下我们如果掌握了一手的资讯,有了一手的黑科技,我们自己是先用,捞一波钱,还是先跟人分享,有钱大家赚?
我相信这个世上还是有爱分享的人,但考虑到人对利益的趋之若鹜,我更愿意相信第一时间先自己验证且捞了一波的人占绝大多数...
而朋友们,这个时候,我们所拿到的资讯和热点,所谓黑科技,已经不黑了,甚至已经上了亚马逊监管名单了;
想想指尖陀螺,想一想僵尸listing,想一想天天秒杀,哪个不是如此?
因此,一旦遇上瓶颈,甚至团队零交流,没有解决方案,最笨最笨的解决方案,就是从头开始改变;
我们listing的文案是否有问题?不知道也没关系,找一些工具搜一下,title,五行,五点描述,它们不是死的,只要是自己对订单不满意,那么它就有优化提升的空间;
我们的图片是不是还不够直观?看看竞品它们的图片是什么样的,偶尔也逛逛亚马逊的前台,看到有好的图片总是可以保存下来的,只要你有觉得好的,那么我们的图片也可以办到;
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模仿高人,但提升自己还是必然的;
另外,移动互联网时代,社群结合自媒体的兴起,我们总是或多或少的被标题党鱼肉,被虚内容蛊惑;
亚马逊销售行业也一定会有,小撕鸡也是如此,时不时也会短了路,写一篇粗制滥造的文章,所以大家会看到时而照常更新,时而不更新了,一是因为文章篇幅有限,二是确实质量低了,有碍观瞻;
行业知识跟行业一样,是不断发展的;
在有限的时间内,短期爆发的热点层出不穷,但长期有效的运营文章实际上不会太多,很多卖家早就发现一些好的公众号,要么生产内容的周期太长,要么短期的内容比较干瘪;
其实不要较真太多,看的多了,偶尔水一些不是太大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从一些内容中提炼出它的文章思路;
也就是创作人自己的运营思维,思维契合的,可以长期关注,总有好内容出现,文章框架都紊乱的,建议还是散了吧,多数属于东拼西凑的搬运工;另外,关于团队零交流,小撕鸡坚信的一点是
运营一定不是一个个人的行为,而是一整个团队集思广益的最终结果,所以说,哪怕团队零交流,你自己是否愿意去驱动这个团队交流从0到1的过程呢?
如果愿意,我相信话讲到位,讲到台面上了,大家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一度场面十分尴尬,但丑话说在前不是必然的嘛?
正是因为有问题大家才要讨论,说出各自想法,找到可以尝试的方法,不断试错,这才是一个团队的气质;
而我们在其中扮演的是组织驱动者,是提出问题的,还是给出解决方案的,甚至是听众,都会成为未来我们的工作带来影响,也会造就你的职场空间和定位;
如果不愿意,那么对不起,打扰了,当我没说...
打了几年工,
是否可以创业开店?
其实创不创业,是否自己做亚马逊,跟打了几年工做亚马逊运营没有什么必然关系;
因为一旦涉水做了亚马逊,找靠谱的货源,有品牌的物流商,了解规则,注册,上产品,发货,售后,站内广告,站外营销,品牌备案,VAT等等全都需要亲力亲为;
有的亚马逊运营很杂,有的公司把运营很清楚,各司其职,造成了不少从业者在做了多年亚马逊之后还是没有办法全方面覆盖,碰不到的内容还有很多;
所以与其纠结是不是可以自己去做亚马逊,还是问一问我们自己,我们需要投入多少去做这些事情,哪怕枯燥,哪怕现在认识到的和真正的规则相去甚远,碰上这些个事情是否有信心去梳理,遇上困难又能承担多大风险,时间、金钱、精力都在我们考量的范围,走到瓶颈了,我们又该如何破局?自媒体,好友和同事,某些老师,这些是起码现在可以预见的;
相信说到这里,已经有一部分卖家在内心已经在给自己打退堂鼓了;
“我做不到”在未来没来之前已经先回荡在脑海了,那么今后又拿什么来坚持呢?
我很佩服一部分卖家,大学毕业甚至大学在读期间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店,不论是淘宝,还是选择的亚马逊,从一张白纸自己浓墨重彩,当然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不论是我们之前在会议上邀请的莆田嘉宾,毕业一年有车有房,还是其他芸芸众生;
小派相信真正想要去做的人,是没有给自己留下什么退路的;
创业者,不管是大卖还是大败,都能够承受的起!
对真心做事的从业者和卖家们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