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海外仓(BMS篇):拆解计费业务中的“万能公式”
在第一次接手BMS的时候,我发现这个系统比较少有竞品,同时也有很多复杂的规则,当时觉得这个系统的学习难度非常的高。但是当我第二次再去做BMS的时候,通过对一些实际的业务规则进行梳理后,我发现只要抓住了计费的核心公式,其实BMS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这个核心公式是:
无论是物流费用,还是仓储费用,还是其他的操作费用等,本质上都可以套用上述的公式,得出最终的计算结果。明白了这个底层的逻辑之后,经过我的梳理和分析,我发现还有一个“万能公式”可以解决海外仓/跨境物流行业中的大多数计费场景。这个公式是:
计费的基础公式拆解
((计费变量-减免值) / 单位数量) * 单价 + 基础费用
计费变量:是指实际要计费的对象所产生的值,例如包裹的运费是按重量来收的,那么计费变量就是包裹的重量;例如操作费是按产品的数量来计费的,那计费变量就是产品数量;
减免值:是指某些情况下会有“起征点”或者“减免值”的概念,例如物流运费会有首续重的概念,那么就要计算续重的时候就要减去首重;例如某些操作费是2件以内免费,超过2件的部分才计费;
单位数量:是指最小计费的数量级是什么,例如每KG多少钱,每PCS多少钱,这时候的单位数量是1,大多数情况下单位数量默认都是1;如果是每2KG多少钱,每5个多少钱,这里的2和5就是不同的单位数量;
单价:是指单个数量的价格,例如2元/KG,100元/件,5万元/㎡等;
基础费用:是指固定要收取的费用,可以理解为起步价或者固定价格;
为什么说是“万能公式”
为什么说这个公式是“万能公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和具体的业务中的一些例子。
1. 出租车的计费
为了快速理解这个公式,我们就按白天的价格表来看。其中,起步价是10元,但是注明了2公里以内,说明只要在2公里以内都是10元,超过的部分是按2.4元/千米来计算的,还有一个燃油附加费是固定收取的。
((计费变量-减免值) / 单位数量) * 单价 + 基础费用
假如我从家里打车去了公司,一共是10公里。那么“计费变量”就是10,“减免值”就是2(2公里内是起步价),“单位数量”是1,“单价”是2.4,基础费用是10+1(起步价和燃油附加费)。
最后我要支付的费用是:
((10-2)/1)*2.4+(10+1)=30.2元
2. 快递的计费
如果我从深圳,寄送了1台笔记本电脑到江西南昌,这台电脑的包装后的重量是4kg。那么“计费变量”就是4,“减免值”就是1(首重1kg,就是1kg内都是这个价格),“单位数量”是1,“单价”是18,没有基础费用。
最后我要支付的费用是:
((4-1)/1)*18+22=76元
3. 出库贴标费
某个海外仓对出库贴标费的报价规则是:按产品的数量来统计,前5个免费贴(类似于减免量),超过5的部分,按每个0.5元计算,同时每个贴标任务(一个产品一个任务)都需要一个基础的开箱费&封箱费,一共2块钱(类似于起步价)。
如果某客户让海外仓对一个产品贴100个标签,那么需要支付的费用是:
((100-5)/1)*0.5+2=49.5元
规则的配置
在之前讲解库内操作费的时候,我给大家介绍了下图这种规则的配置形式。
这里我简单的配置两个,给大家说明一下规则是怎么设置的。
1. 入库操作费
当SKU数量是1到100的时候,单价是$2/个,基础费用是5;
当SKU数量是100到200的时候,单价是$0.8/个,基础费用是10;
当SKU数量是大于200的时候,由于没有配置这个计费规则,所以反而不会收费;
2. 出库贴标费
当SKU数量是1到9999的时候,减免量是5,单价是$0.5/个,基础费用是5,同时还有最低收费和最高收费。
最低收费和最高收费的意思是,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小于最低收费,那么会按最低收费去收取;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大于最高收费,则需要按最高收费收取。
现在大家看到了最后的配置界面的时候,会觉得这种配置比较简单,好像也不是很难。但是在没有确认最终的方案之前,我们对很多业务报价表进行了分析,同时把不同的报价表的计费公式都抽出来了,最后发现可以用上图的配置方式全部包含在一起。既做到了页面的美观整洁,同时也能兼容绝大多数的场景。
当然,这个配置方式也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最终形态,后续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迭代改版很多种玩法,只需要抓住核心的公式玩法就万变不离其宗了。
如果只是为了配置“万能公式”,那么不一定要用我上面提到的这么复杂的配置列表,可以考虑用国内电商比较常用的那种首续重的配置公式即可。前置条件是配送的地区,然后配置好对应的首重(减免值),运费(基础费用),续重(单位数量),续费(单价),就可以算出实际的运费了。
总结
本文是一片难得的短文,内容虽然短,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含金量,主要是对过去所写的几篇BMS的文章做了一个补充和完善。
这条“万能公式”其实本质就是国内物流计费中最常见的“首续重公式”,只要花点时间研究一下“首续重公式”的逻辑,就会发现这个“万能公式”非常的简单,同时也会发现它运用的非常广。
在实际的产品工作中,当我们发现一个需求、一个方案越做越复杂的时候,往往说明路子可能搞错了,应该考虑重新思考一下新的方案,因为往往越复杂的需求越需要一个简单清晰的内核去支撑它。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记录一下我当时的一个心境,因为我一开始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确实走了很多弯路,设计了很多复杂的产品方案,最后回过头去看的时候发现,原来内核是这么的简单。
《教父》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
“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产品方案设计的时候也是如此,花一点点时间就能看透需求和方案的本质的产品经理,和花大把时间都摸不着看不清需求和方案的内核的产品经理,注定是截然不同的职业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