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业如何转型做跨境电商?工厂、品牌商的转型痛点解读,
在近两年的转型风潮之下,不少传统外贸工厂、品牌商等外行企业以涉足跨境电商为跳板求生存、谋发展。如今2018年仅剩一个多月,这些转型跨界的工厂、品牌商在过去的岁月里都经历了哪些困难?又取得了哪些成绩?
以行业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些困难的因素包括哪些?面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它们应该如何提升继续往下走?
分享一个案例:镇涵运动:制造工业如何转型做跨境电商?
第一点,作为工厂转型升级可能是比较大的一个工程、一个体系。
(一)商业模式,相当于我们从传统的B2B、OEM贴牌生产,再转型到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研发专利的产品,放到亚马逊、Ebey等等这些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这样渠道的拓展我们怎么样转型升级,这是作为一个传统工厂一把手要去推动和思考的问题。
(二)在转型过程当中,不是龙头带上去,我们不是老款的火车,是新款的火车,要有新动力。所以我希望我们工厂的销售团队和管理团队,包括一线的员工,都要有跨境思维做这个平台和服务。因为亚马逊这个平台,跨境电商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所以一定要从源头上抓我们的质量。所以我们在制造过程当中其实也受到了一些阻力和绝望,因为以前传统B2B做的时候我们员工都觉得幸福指数很高,做了以后客户就订单发货。但是我们做了亚马逊之后每天都有投诉或者是亚马逊平台的差评,如果今天凌晨3点钟客户有投诉了,今天早上我们7点半上班,他们就知道这个东西少了一个工具包,或者这个配件不匹配。所以这些问题他们觉得怀疑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技能,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多问题呢?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也会跟他们去探讨,说这不是你们的质量下降了,而是现在平台要求越来越高了,对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为现在渠道变了,其实C端消费者给我们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是为了我们更快的转型和升级,和我们产品更快的品质上的提升。所以这方面我们在这两年当中也陆陆续续跟员工去探讨、沟通、交流,达到一种共鸣思想概念上的一些认可和渗透。这是我们团队上慢慢转型升级的过程。
(三)在工厂转型升级过程当中不仅仅思维上转型了,在产品的外围,也就是客观条件,因为以前我们是生产运动器材,就是冲压件,以前传统设备冲床,一上就要一两个小时,所以上去以后B2B订单就是5千套、2千套来做。但是现在我们的订单由批量性转变成现在的个性化、定制化的趋势了,所以我们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在这方面临安区政府组织了一些学习,我也去学习工业制造、智能制造,把我们的工厂慢慢转化成智慧工厂,上了一些MAX系统、ERP系统,或者我们自己工厂原来传统的冲床转变成机器人焊接等等来控制我们的数据。假如以前一次性一个配件5千套出来,但现在是5百套,员工都不用换模具的时间,点一下程序就会换成第二个产品配件来做等等。
所以从刚开始的模式,以及员工的思维理念,第三个就是设备上、机器上做的转型和升级。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了一些设备,请了一些师傅过来给我们编程序或者是夹具的调整。所以是一个系统,是全方位的,所以跨境电商不只是把产品放到上面去卖就行了,我们更换了产品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所以这方面我还是比较欣慰的,也是在不断转型过程当中。
转型难题4大痛点解读,未来需做好这5大环节优化
从上述工厂、品牌的反馈来看,都把转型跨境电商当成发展和生存的跳板,但在转型的过程中经营、管理模式、思维方式、服务技术人才等差异,都证明着转型跨境电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试错与提升。
对于企业而言,任何的试错都是一次伤筋动骨的过程,经不起重压的企业最好的抉择还是选择一个有丰富转型经验的“领路人”。
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是存在诸多差异的。广东省跨境电商行业协会张炯指出,“工厂、制造商的本质基因还是生产和制造,毕竟原来的OEM/ODM都是以接订单加工贴牌生产为主。因此,在转型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很多差异和困惑。”而这些差异具体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模式的差异。制造商在制造、生产方面占据优势,主要以接订单、起订量、批量生产这些因素为导向的。而跨境电商卖家、从业者在B2C的领域是需要面对多种SKU、多品类、灵活研发创造新产品、生产交货速度快、发货快的大前提。
2、管理模式的差异。跨境电商卖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而制造商讲的是制造工艺和生产流程、批量交货,并不重视国外市场对某个产品的变化和需求。以张炯的亲身体验为例“我在调研顺德的大型电器制造商的时候,他们已经成立电商部,但每个SKU 起订要300个起,并且要打工厂自己的品牌,除非到达一定的数量,才会和卖家研发注册的牌子”。
3、老板的思维模式差异。众所周知,跨境电商个性化选品成为市场所需,由于工厂对海外消费市场信息的匮乏,导致很难精准了解海外市场信息。而往往传统制造商的销售市场部门获取相关跨境电商的细分市场信息和运营模式交流走在最前端,但做决定的大老板不理解跨境电商圈的理念和逻辑,一味要求订单量、利润率,导致最终拍板的方案和模式与跨境电商市场不相符。
4、运营知识和人才缺乏。制造商、工厂本身有一道门槛就是运营知识和运营人才的招揽。跨境电商注重运营人才,运营注重选品、平台排名、刷流量、好评率、推广转化,这类人才缺口非常大,而传统工厂并不具备很完善的人才体系和培养。
以上的差异都是普遍工厂或品牌商转型跨境电商的痛点,也是转型的关键之处。如今2018年已所剩无几,“洗牌年”的艰难岁月也将熬到最终关头。面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张炯坦言,“现在,许多从事国内电商的贸易商转型到跨境电商,他们拥有电商运营逻辑的基础、具备相应工厂的稳定合作关系、因此能获得高利润的回报。”但未来,转型的工厂或品牌商仍需要往这几个环节优化和提高:
1、多参加论坛、活动,多交流,将思维转型到市场需求,真正去了解买家所需;
2、多参与卖家活动,接受订单碎片化的模式、优化开发研发团队、培养运营人才;
3、不要和传统B2B硬性比较,更多的要看利润率、单品市场占有率和平台排名;
4、转型跨境电商可以为卖家供货,发展拼团订单模式;也可以自己做跨境电商卖家,发展自有品牌垂直市场;
5、不要一味追求大订单,尤其是欧美市场。企业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东南亚、非洲、南美市场,因为这些新兴市场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跨境电商雨果网&思路网
以上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