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存在三大短板!跨境电商最终规模将占全球贸易30%
10月1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在首届中国国际跨境电商发展大会上介绍了目前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数据情况和总体趋势。据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与五年前比规模增长近10倍,预计中国跨境电商10年后进出口额将达到14.4万亿元,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将在疫情后5至10年内迎来高速增长期。
跨境从边缘到主流,产品渗透率达40%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构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迎来了机遇,但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缺乏海外数字国际贸易平台、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数字化改造不足,以及国际速递业务薄弱的短板,影响国家供应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安全保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表示:
通过十年发展,跨境电商走过了由异端化到边缘化,再到主流化的过程,去年跨境电商的产品渗透率已经达到40%。由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数据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境交易、支付行为将借助于信息化平台进行,预计数字的服务贸易、数据贸易将更多地通过电商渠道来进行。
大数据预测:最终规模为全球贸易30%
根据会上发布的数据预测,跨境电商的最终规模将占到全球货物贸易量的30%以上。疫情以后5至10年,全球跨境电商发展将迎来高速增长期,预计10年以后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达到14.4万亿元。
张大卫认为,发展跨境电商有利于保障供应链安全问题,当前需要构建起能够支持中国跨境电商业态,持续健康发展的全球和区域供应链物流体系。
“数字贸易,特别是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构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为中国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带来了挑战。”
中国跨境电商三大短板
张大卫表示,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仍存在三大短板:
一是物流行业数字化程度偏低,数字物流发展尚待加快。
张大卫援引有关数据,2020年中国物流企业成功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仅占总量的11%,物流企业自动化整体水平仅为20%,而发达国家则高达80%。
他表示,顺丰、京东、EMS等物流头部企业数字化发展迅速,但大量的中小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仍需进行改造,有些则需要接入“第五方物流”。
二是缺乏海外数字国际贸易 (EWTP)平台。
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做好货源的组织、集中配置和及时送达,中国需要根据全球供应链、区域供应链的现状和重塑后的布局,搭建一批海外数字国际贸易平台。
他指出,搭建海外数字国际贸易平台,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共享海外仓和相关服务,服务半径可有效覆盖全球一线城市和重要的国际海陆空港及物流枢纽,提供干线运输仓到仓(W2W)服务,以及支持干线和终端配送系统为区域及重点国家市场的消费者提供门到门(D2D)的服务,与跨境电商商品到达地政府的监管服务相衔接,形成多双边准入和便利性的关务安排。
三是跨境进出口物流的全球业务薄弱。中国的国际速递业务发展规模和能力仍与国内需求不适配。
张大卫介绍,国际速递是服务于高时效、高附加值跨境物流的运输方式,也是最能满足跨境电商产业特征的物流解决手段。但Fedex、UPS、DHL等国际巨头垄断了国际速递业的市场。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MS)虽然也有好的发展,但是其规模和能力仍与国内需求不适配。”他以航运情况为例,“去年疫情期间,海运和中欧班列一箱难求,价格暴涨,而中国的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又严重缺乏,广大商户只有包租或湿租航空公司的‘客改货’飞机,解决跨境货运问题;加之商品到达地海外仓不足,终端配送全面依赖对方市场,使中国出口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经营难度大幅上升。”
张大卫强调,目前中国在跨境物流领域,缺乏有全球服务能力和竞争力的物流集成商和供应链管理商,特别是在航空物流运输领域,也缺乏服务跨境电商业务的专业化、国际化供应链管理商和大型航空承运商。
对此,他建议由央企和民企通过混改,按照市场规律,培养起中国的国际化速递物流企业,使其具有采购、集拼、仓储、货代、承运人、分拨、配送、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服务功能,并成为国际速递物流行业迭代发展的领导者、现代物流方式的创新者和实践者。
同时,他还建议以发展航空物流为切入点,培育若干服务国内、区域和全球的供应链枢纽。
(文章来源:外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