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B2B生存崛起-阿里巴巴国际站问题在哪里?
掐指一算,
阿里巴巴国际站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
没有当初的阿里国际站,就没有今天的阿里帝国。
很多90后的小伙伴应该不知道,
阿里起家就是抓住了中国制造起来的风口,通过阿里国际站赚了票大的。
才有了后来04年的淘宝,支付宝,蚂蚁金服,阿里影业这一系列产品构建的阿里帝国。
当时在我刚入行外贸B2B的时候,阿里的业务还比较单一,
回忆起来只有阿里国际站和国内站(也就是现在的1688.com)
当时国内站还不是1688.com的域名,还是china.alibaba.com
阿里国际站在04年之前,甚至在05年还有免费会员的。
在04年之前免费会员效果还不错。
当时的状况和速卖通刚起来时候也差不多,
采购商数量多,供应商数量不多,
所以在上面非常容易接单。
当时国外采购商也有一种“中国制造崇拜”。
因为身边的朋友和竞争对手都从中国做采购,在网上这么一询价,价格又非常“震撼”。
很多时候样品发去,就下单了,甚至还有很多报了价直接下单了。
完全不是现在这样的状态,几千美金的单子都跟一个大爷一样。
确实还是中国制造产品竞争力不行了,外加竞争对手太多了。
后来2004年之后几年,
阿里巴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中国出口在飞速发展,
阿里国际站会员数量也在飞速发展。
这个时候生态也还算比较平衡的,因为04-08年那几年时间,中国出口形势是相当好的。
就算供应商数量在增加,买家数量也是在增加。
竞争是加剧了,但是大家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阙值之内。
阿里的战略也是走高客单价,会员费那几年涨的很快,从几万到十几万,
反正供应商们都赚钱,无所谓了。
后来一个临界点我觉得大概是在09年,
因为前一年的金融危机,加上后来四万亿制造了大量的新生工厂,
工厂们产能多,做完国内的单自然就是去做国际单,
加上阿里的宣传好,“出口就选阿里巴巴”
卖家疯狂增加。
于是几年发展就到了现在的状况。
天量的卖家,买家却没有怎么增加。
随便搜索一个产品,都是天量的供应商:
卖家一多,整个平台就发现从卖家身上赚钱是最轻松的。
P4P,抢RFQ,包括一系列的策略。
卖家要获取询盘,要花钱,要花很多钱。
我觉得阿里国际站对于供应商来说,有几个问题:
1.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发布产品,然而发布的产品信息马上就淹没在友商竞争对手产品信息的海洋中,这些发布,很多时候都是无用功,浪费时间。
2.发产品信息没有卵用,那么就P4P广告吧,然而这个东西也浪费时间,需要每天不停去调整。
对于阿里的国外采购商来说,也有几个问题:
1.茫茫产品信息,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太浪费时间了,很多时候都是把时间消耗在了花钱排前面很多页的无效信息。
2.询盘群发吧,供应商回过来很多时候驴头不对马嘴也就算了,不去联系了,这些中国供应商还经常有事没事电话邮件过来(我客户跟我抱怨的)
3.产品信息非常多,但是很多时候,要找的产品根本找不到。采购商很多时候需要的是一款市场上热销的很精确的产品,然而在阿里上他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产品,需要一个个供应商去筛选沟通,这样很浪费时间。
买卖信息难撮合,就需要变革,如何去变革,阿里已经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