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再次爆雷,跨境出口更难了
这次的瓜太猛了,让人不敢相信,甚至想起来有些作呕。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食品行业乱象,部分运输化工用油的车辆在作业完成后,未对罐体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便直接装载并运输食用油,爆料一出瞬间引爆网络,做了30年厨师的师傅恍然大悟,原来我做菜起火是因为是里面有煤油。
这次油罐车事件曝光后,国务院食安办迅速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有关问题,然而这并不是第一次“油罐车”混装的事件曝光,早在2011年,2015年就有了相关消息的新闻,不过当时的资讯传播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能够引起社会广泛的重视。
这一次磊哥和大家一样想要得到清楚的调查原因和后续解决方案:
1、彻底查清楚涉及到本次事件的食用油品牌和生产批次,涉事的企业应当作出相应的社会责任,对涉及批次的产品进行召回和下架是起码的,对于购买到涉及批次产品的消费者进行退一赔三,也是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甚至涉事企业还应当处罚相应的罚金纳入国家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的经费当中。
2、对于涉及事件的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属于严重失职,涉事的个人和单位除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也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并公示后续的优化解决办法。一辆容量几十吨的工业油罐车残留几十斤化工原料非常正常,但是混装了食用油后就不是一般的食品安全问题,这已经“形同投毒”,律师罗翔表示。罪刑法144条就规定了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是明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个事情的性质已经比“地沟油”还要恶劣。
3、食品卫生法第八条说,储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和条件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2014年6月实施的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中也提到,运输散装食用油应使用专业车辆,不过这个规范只是推荐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因此借助本次事件,是不是也应当把这个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
4、对于有类似的“混合作业”影响原材料品质的食品储存和运输装卸环节的其他品类产品,也要加强监管,防微杜渐,民用的食品原材料接触设备和工具和工业用的原材料接触的设备和工具能够发生混合使用的情形绝非“油罐车”一种可能性,在国家政策层面就应该明确地说明,并报备给对应的监管部门,加大处罚力度,顶格处罚。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再次上了热搜,近年来,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一直是零容忍的态度,但是依然任重道远。
自从“三聚氰胺”、“瘦肉精”、“转基因大豆”等事件以来,国际市场对于中国食品的信任度是直线下滑,这也导致了中国食品行业跨境出口的份额一直很小。
2023年中国跨境出口份额1.83万亿,但是食品行业的占比非常之低,可以说食品出口一直是我们的软肋。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以跨境电商TikTok的美国站点为例,食品销售份额也非常低,不到2%,目前TikTok站点的大部分商家都是中国商家,从食品类目的销售占比我们不难发现,TikTok美国站点基本上不欢迎中国食品商家,这个行业的热度也非常低,相比于美国市场,东南亚市场的食品占比还略微高一些,但很多也是泰国、马来本土的食品饮料企业为主,中国的卫龙辣条、老干妈辣椒酱虽然已经出海做了TikTok,但是目前的规模还不足百万美金,基本上没有打开市场。
所以有食品商家问我能否做TikTok,TK磊哥都表示这个类目的要求比较高,并且TikTok整体的食品份额不大,如果做跨境发货的食品,对于品类的选择也很重要,像生鲜、农产品、散装的茶叶等等这些目前都不适合,当地市场的监管政策和TT平台的入驻类目要求都会让食品出海难上加难。
关于食品行业TikTok入驻的要求,可以关注官方公众号进行了解。
近年来,不少国家针对中国食品农产品贸易采取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包括提高关税、加强检验检疫标准等,这增加了中国食品出口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地缘政治关系的变化也可能影响食品贸易。例如,中菲关系的波动导致菲律宾香蕉出口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这反映了国际关系对食品贸易的潜在影响。
打铁还需自身硬,食品行业近日的再次爆雷,不光国内市场在等待一个最终的解决处理方案,国际市场也十分关注,这不仅仅是一次“舆论危机”的处理,更是一次中国食品行业在国际市场认可度的争取。
虽然现在中国的跨境出口现在整体呈现了良好的态势,食品出口的市场也至少是万亿级别的,中国作为食品生产大国,理应在食品出口领域做得有声有色,然而现实却相差甚远。
很多人都会诟病日本的核辐射海鲜,然而日本的食品出口去年是1.4万亿日元,在出口总额中占比25%,中国的食品出口额数据占比目前没有明确的对外数据,但是结合网络公开数据来看,占比预估不超过2%,到底是中国食品不想走出去,还是没有能力走出去,这个问题十分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