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双印市场的拥挤、欧洲的老龄化、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非洲市场仍处于增长期而且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在很多领域,中国出海者都有希望以先来者的身份做到头部位置。不过很多出海创业者对非洲市场的特点并不了解。
本期公开课,非程创新的联合创始人李博海就从非洲市场的特点出发,挖掘非洲大陆上依然有潜力的细分赛道。非洲有着 3000 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以及 12 亿的人口总量,具备成为一个大规模互联网市场的基础条件。另外非洲还有两项数据能体现出其巨大的潜力,一是虽然非洲目前的智能机渗透率只有 40%,但是其智能机渗透率的增速却很高,根据 GSMA 预测,到 2025 年非洲的智能机渗透率将提高到 67%。另一个是非洲的几个主要市场 (下图深色国家) 的人均 GDP 虽然只有 2000 美金左右,但是却保持着 3%~8% 的增长率。这些都能反映出,非洲的主要市场虽然发展还不成熟,但是保持着上升的势头。
非洲总共有 54 个国家,通常分为东非、西非、南非、北非四个区域,其中西非和东非的几个主要国家是最值得关注的。总体来看,西非的特点是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其中西非的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不过西非国家的缺点是网络质量和网络覆盖情况较差。相比之下,东非国家的网络服务更加完善。以东非最大的国家肯尼亚为例,国内的移动支付 App Mpesa 普及率达 90%,几乎达到基础设施级别。
Mpesa 不只提供二维码付款,还允许输入短号支付另外,本次疫情虽然在短期内给非洲带来了物价上涨、互金坏账率增加等负面影响,但是也推动了非洲许多线下活动的线上化,比如非洲头部的在线教育产品就出现了 300% 以上的增长。因此,疫情也很有可能成为非洲互联网市场发展的催化剂。
在非洲潜力巨大的互联网市场中,有三个赛道格外突出。互金产品一直是非洲创投圈最热门的产品类型。2019 年非洲的全部融资中,互金产品的融资占到 60%。当前非洲的互金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聚合支付在尼日利亚有比较大的需求。相比于东非以 Airtel、MTN 等大型运营商主导电子支付的模式,尼日利亚政府没有给运营商相应权限,所以尼日利亚只能通过本地银行来做线上支付。这导致尼日利亚的在线支付体验不佳,支付成功率只有 40%~50%,这也提高了尼日利亚对聚合支付的需求,也就是将多个第三方支付聚合起来做一个第四方支付。2、现金贷产品在非洲的发展比较良性而且有较大规模。仅肯尼亚就有三四百家现金贷公司,而且已经有了 10 年的发展历史,市场比较成熟。3、由于非洲有很多海外务工者,所以需要通过比较便宜的方式把钱转到国内亲属手中,这也催生出了非洲对跨境支付转账的需求。当地企业 Wapi Pay 一年流水就能达到 20 亿美元。另外也有很多非洲公司用比特币、区块链等做跨境转账支付,比如 BitPesa 已经完成 C 轮融资。由于非洲用户年轻化且性格外向的特征,约会交友类产品有很大市场。不过也要注意非洲用户在使用这类产品时与欧美用户不同的习惯。首先是体验上,由于非洲整体网络质量差、网络覆盖率低,所以欧美流行的视频匹配、clubhouse 等玩法在非洲可能会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其次是非洲用户的付费习惯与欧美有较大差别,把应用内付费、会员订阅、打赏等支付方式直接在非洲复制的话可能转化效果不会很好。不过有一种轻订阅模式在非洲比较受欢迎,这种模式在游戏类产品中用的比较多,即按照多次少量的方式收费,比如每天支付 1 分钱。顺便一提,非洲比较受欢迎的游戏种类有真金、休闲、跑酷、猜字等,出海非洲的游戏开发者可以考虑在这些类别的游戏上加大投入。除此之外,非洲还有一个利润很高的泛娱乐类别是博彩类产品,这也跟英国殖民时期在非洲留下的博彩文化有关,只要牌照没问题,博彩行业在非洲是完全合法的。尼日利亚的博彩店面
B2C 的电商模式在非洲依然机会不大,这其中有三个主要原因。首先非洲的线上支付普及率不高,在线购物还是以货到付款为主。其次,非洲多数国家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不好,道路修建的质量也比较差,而且运货工具主要是摩托车,这让物流成本变得很高。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市内的每单配送价格就达到 20 元左右,跨城市运输成本更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洲用户对电商购物的信任度依然不高。不过 B2C 不行,B2B 还可以尝试。虽然通过电商购物少,但是非洲的线下零售还有很大市场。电商平台可以通过 B2B 的模式把货供应给线下的夫妻店,上文提到的信任问题也可以通过线下零售解决。同理,同样以线下支点做商品流通的社交电商也可以在非洲做尝试,目前已经有中国企业将多级分销、社区拼团等社交电商的玩法带到了非洲市场。最后,时尚、美妆等类别的消费品牌在非洲还存在空缺,一个质优价廉的消费品牌在非洲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除了互金、泛娱乐、电商三个类别外,其实内容类和出行类产品在非洲也有很大的市场,但是这两个类型的产品投入成本高,而非洲用户的使用习惯、支付意愿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所以不建议中小型企业尝试这两个类别。
本文作者:(pride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