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包船不?
最近有朋友问,最近更新频率有点低,其实最近在晚上在追剧《大江大河2》,这个剧对于70/80后来说,还是能看到我们的成长的影子,还是值得推荐。
破 圈
在物流圈,一直都在说破圈,船东开始做货代的活,比如马士基。
在科幻小《三体》当中,一直有一个经典的逻辑,那就是未来颠覆你的,可能与你无关。 少在之前,货代怎么也想像不出,船老大有一天也会看上自己碗里的那几两肉。
由于信息的穿透和传播越来越快,数字化在行业的应用和推进速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数字化的便利,实现了信息的整合,也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船公司不再仅仅满足做一个批发分销的渠道,在过去,如果船公司直接面对所有的客户,意味着他的人员规模要比现在大很多倍,而且服务的流程也很繁琐,说的更直接一点,船东吃了大块的肉,骨头上的拆骨肉,如果留给我们湖南人放点辣椒,炒个青椒拆骨肉,还是能下两碗饭的。
但是行业走过初步的信息化之后,互联网时代来临,数字化,互联互通,数据的城池不再割裂,而是和江河湖海一样,纵横交错,共织共生,最终成就了今天的信息的海洋,当阻碍信息互通的因素被一一排除,船东下场来做以前不好做的事情时,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标准了,因为效率高了,因为互联网的便利性,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现在船东建一个文件中心,已经不一定要在每个口岸,云的出现,也解决了信息的割裂,整合到一个地方,实现成本和效率的最优,在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已经没有太大的难度。
运 价
在一次聚餐中,我们聚餐的人在讨论的一个话题是现在这个运价,船东是否在杀鸡取卵?
现场大部分物流人觉得是,刚好有一个船东的代表也在,他说了一句话:我们跪了13年了,亏了那么多,今年赚了点钱,都说我们不讲道义,记得当时美国线运价低到800USD/40HQ时,也没看到哪个发货人跳出来说,你们亏的太苦了,我们按1000USD订给你,一个都没有,也没人举报我们低价扰乱市场。归根结底,钱不是从自己口袋掏,亏多少都没感觉,现在要货主实打实出,就说高了。其实本质来说,还是需求决定了这一切。
确实如他所言,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绝大多数船东都陷入长期亏损,如果不是境外疫情的爆发,只有中国的复工复产正常,整个世界都在期待中国制造,连转移到东南亚的服装订单,又重新回到中国来,虽然这是一个短期的举动,但是从中美贸易数据看,1—11月,中国对美出口增长21.1%,对美贸易顺差由371.8亿美元增长到754.2亿美元。
看到这个结果,不知道特朗普作何感想,其任内对中国的围追堵截,打了这么久的贸易战,以这种结果,在他离任时呈现出来,颇有几分黑色喜剧的成分。
当然,疫情中,中国的一枝独秀,也让中国在欧美人当中的好感度,下降颇多,可以预见的是,疫情之后,前面的路不太好走,但是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美国调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公布:2020年8月中国发往美国的集装箱数量达到106.83万个(按20英尺集装箱计算),同比增长19%,占全亚洲发往美国集装箱数量的63.4%。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显示,目前的运价,创2009年发布以来新高。
为什么要列这组数据,因为这能反应真实的需求,在疫情初期,为应对外贸寒流,撤船、拆船,削减运力,如果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航运人,应该非常熟悉这种操作手法,几乎市场当时认定基本2020年开始,又会陷入一个相对的熊市,但是疫情这部剧,编剧都不知道走向,最终的结果是,整个世界都看东方,供应链的完整性,让中国市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市场的急剧增长,让航运市场一飞冲天,即使运力恢复到疫情之前,面对接近20%的出口箱量增长,船东也很难实现在短期之内,实现运力的快速扩充,而且对于后市,这种扩张的运力,是否带来新一轮的运力过剩和陷入新的亏损的沼泽,相信所有的船东对于过去13年,是心有余悸的。
现 实
不要期待运价会急速下跌回到原来的水平,这是当前甚至未来8个月都必须接受的最大的现实,这个期望,远期讲,估计在2021年都无法实现。这是我们对于2021年市场的基本判断。
在和朋友聊天过程中,朋友问我,通过什么来判断运价会不会跌,其实没什么诀窍。
在美国尾端的环节中,人,确切的说劳动力是一个核心的要素,我们通常会根据一些细节来观察运价的走势,这个和柜子有没有,够不够都没关系,我们主要就观察美国和欧洲新冠疫情的发展程度。
通常来说,我只问仓库,感染新冠的人数有没有,有的话,增长了多少,对于物流来说,具体干活的人都没了,码头能不堵,卸货慢,仓库进出仓慢,仓库不爆?仓库一爆,提货还柜就慢,不就缺柜了么?所以现在最难受的不是船够不够,是柜子也没有,还有就是,海员的人数不够。
在文艺青年的眼中,大海是远方,是诗意,对于海员来说,大海就是大海,就是他们的营生,对于在海上长期跑的人来说,会定期上岸轮换,但是今年的疫情,让海员超负荷运行,很多海员都很长时间没有休假,一上岸,就要隔离14天,加上也有船上海员也有感染新冠,虽然是少数,但是人数的短缺,也让运力很难扩张,加上春节的临近,之前有万海发通知出来,暂停局部的驳船,海员迫切希望休假,不愿意上船,这一幕,可能也会在远洋航线上演。
包 船
前面说的破圈,船东破圈进入货代的圈,现在货代也开始跳到船东的圈子,开始尝试包船,包括DSV、DHL甚至中国本土的货代公司,都有自己开始包船,但是无一例外的是,这些都没有常态化,船的运营是个技术专业比较强的活,也许对于业内来说,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作为一个新入局者,要学习和适应的太多了,而且在包船的时候,无一列外的要说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因为这对于船东来说,也是一个很敏感的区域,如果进来,你有曾为竞争对手的可能,对他们来说,会毫不犹豫的扣动扳机,MSK和DB Schenker的决裂就是最好的证明。
包船只是一个问题,柜子在哪里,我们看到的DSV只能租个1000T的船,这个受限于箱子设备,租箱市场,通常3年或者5年租,现在都有8年租约,租金也是水涨船高。空箱的火爆,从蓉欧铁路来看,空箱的租箱成本,已经突破了2000美金了,这个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字。同时码头靠泊,和码头的谈判,也是一个技术活,现在洛杉矶已经堵的一塌糊涂,业内人事坦言,现在开加班船去洛杉矶,是肉包子打狗,堵在那里回不来了,而船舶的租金,却要照付, 也有货代租船,通过用散杂船的方式来运集装箱,但是对于散杂船来说,码头的靠泊和航期的稳定性,是备受挑战的,相对于集装箱船,航速会慢。
所以包船会成常态么,我相信,肯定不会,航运是个重资产的活,强大的资金加持,这个行业很难玩,而且航运是一个周期市场,今年的火爆盈利,不意味着明年的火爆,等你进入的市场,也许那个风口也已经过了。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在新的一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