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广度 vs 知识深度
20岁、30岁、40岁
“广度”和“深度”一直是一对富有哲理味道的词。
20岁。世界很大,你想出去看看。
领略了一定的“广度”后,你觉得仍无头绪,于是就一头扎进某个领域或者行业,进行“深度”炼金。
30岁。普通人的30岁很尴尬,“浅度”不至于浅,“深度”可能又不够深,好像掉在一个陷阱里。
是继续“深淘滩”往深处挖,还是“低作堰”横向发展?
40岁。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还是说已经躺平、躺在“广度”与“深度”的鞍点过日子?
还没实现愿望的你,还能否有勇气再出发?
如果人生不同阶段都要选择重启的话,是选择往“深度”再出发,还是往“广度”再出发?
这件事困扰着现阶段的我。
正巧,最近看到一篇老外写的文章,谈到“知识深度”与“知识广度”,讲得清楚明白,很受启发。
“知识深度”与“知识广度”
文章作者画了一张图,将世界上的专业人士比喻成三种形状。
1)扁平型:拥有知识广度,但没有知识深度。
2)纵深型:拥有知识深度,但没有知识广度。
3)T 型:介于广度、深度两者之间,兼而有之。
扁平型和纵深型两种形状的辩证解释是这样的:
1)深度可以帮助您快速前进,而广度可以帮助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如果您确切地知道您需要什么,并且您现在需要它,请选择深度。
3)这两个维度都有用;但是广度给了我们视野,从而给了我们智慧。
4)我们常常高估知识,低估智慧,因为知识相对容易检验,而智慧却很难。
5)在成长的道路上,深度给人确定,广度给人不安;反过来,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深度只是知识,广度却是智慧。
拿我们现实情况来说。
因为现代社会高度分工,越是大公司,岗位职责越明确,需要的是领域专家,而不是多面手。雇主愿意为知识深度买单。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拥有一技专长的人,会优先的得到青睐的原因。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知识广度比知识深度有明显优势,那就是拟定目标路线的时候。
图中右上角有一个点(where you want to be),就是要达成的目标。你所处的位置在左下角的原点(where you are),到达目的地没有现成的道路,需要自己寻找实现路径。
这时,知识广度就发挥作用了,了解的信息越广泛,知道的情况越多,就越可能具备洞察力,能够在多条路径里面,选出最合适的道路。知识面狭窄的人,由于不了解其它道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可能都选择他最擅长的那一条路,比如:走老路。
T型
能把扁平型和纵深型优势结合起来的,当然是T型。
那是先有广度,还是先有深度呢?
答案因人而异。
我认为,总体上先有深度、再有广度,比反过来的情况效率更高一些。
如果是再出发,先有广度、再有深度,比反过来的情况更正确一些。
也不一定对。你怎么看?
参考老外的文章(访问好像得全局翻墙):https://nested.substack.com/p/short-fat-engineers-are-undervalued
内容创作着实不易,更何况还运营着独立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