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312期
周日播报
【应用出海】
AI都有幻觉,可为什么所有人
两个星期前,Google 在今年的 I/O 大会中高调介绍了自家的 AI 搜索功能 AI Overview,并在当周宣布对美国用户开放。我们尚且没能等来预热了好久的 ChatGPT Search,全球市占率超过 9 成的搜索引擎巨头 Google 却无预警地在美国开放了 AI 搜索,一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舍我其谁”的架势。
在官方 Blog 中,Google Search 主管兼 VP Liz Reid 信心满满地表示,过往数十亿次的 AI Overview 测试说明,加入了 AI 搜索功能后,用户不仅使用频率上去了,而且对搜索结果页相当满意。
但从近期一线用户的实测反馈来看,搜索答案明显 Bug 不少,一整个啪啪打脸。(>>>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北京时间 5 月 29 日,欢聚集团发布了 2024 年 Q1 财报以及全年财报,截至发稿欢聚集团每股报价 32.65 美元,总市值 19.28 亿美元。
下面本文将依托财报数据,对欢聚集团发展动向以及旗下主要产品的近期动态进行分析和探讨。
根据财报数据,欢聚累计新增回购股票达 5450 万美元。根据现有的股票回购计划,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欢聚尚有 4.72 亿美元股票回购额度。据统计,2020 年至今,欢聚已通过股票回购、分红累计回报股东接近 14.3 亿美元。
根据财报数据,欢聚集团 2024 年 Q1 总营收为 5.65 亿美元,同比下降 3.2%,环比下降 0.9%。营收仍主要由 BIGO 业务驱动,BIGO 业务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 6.9%,收入同比增长 8%。
综合营收和成本数据来看,欢聚集团在 2024 年 Q1 的净利润环比下降 1.1%,同比增长 61.8%,非 GAAP 准则下,净利润环比增长 4.7%,同比增长 34.7%。
根据财报数据,2024 年 Q1 净利润为 4530 万美元,净利润率为 8%,在非 GAAP 准则下调整后净利润为 6720 万美元,利润率为 11.9%。
虽然仍然没有实现净利润的逆势增长,但是也已经控制住了下降幅度,不过从营收和成本两个维度来看,可能还是和严格的成本控制有关。
考虑到 Q1 是泛娱乐产品的“淡季”,下个季度有可能会恢复利润正向增长的情况。
从成本侧来看,主营业务成本为 3.69 亿美元,同比下降 2.6%,环比增长 0.3%。
其中分成和内容成本为 2.68 亿美元,环比增长 10.7%、同比增长 8.2%,占主营业务总成本的 72.6%,较上个季度增加明显。
Q1 运营成本为 1.95 亿美元,较上个季度的 1.99 亿美元下降 2%,同比缩减 4.8%。其中营销成本为 0.95 亿美元,环比增长 3%,同比缩减 3%。研发费用从 2023 年同期的 0.76 亿美元减少至 0.69 亿美元,主要由于人员相关费用和股权激励减少。
从收入构成来看,Q1 直播营收为 4.66 亿美元,环比下降 4.1%,同比下降 10.4%,直播营收仍在下降。
其他收入由 Q4 的 0.84 亿美元本季度增至 0.98 亿美元,环比增长 16.7%,其他收入占总营收的 17.3%,其他收入继续保持增长且在总营收中占比进一步增强,欢聚将其解释为战略性地扩展和多样化 BIGO 的收入来源导致广告收入大幅增长。
“直播营收增长乏力”,仍像未驱散的阴云环绕在以欢聚为代表的直播产品周围,直播用户渗透到一定限度,更多直播新品出现、短视频、语聊房甚至 AI 陪伴产品都在争夺用户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全球多个市场面临经济增长挑战,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
2024,泛娱乐公司们探索的“多元变现方法”之路中,欢聚的第一步迈向了广告。
从海内外贡献占比来看,Q1 5.65 亿美元的收入中 5.05 亿美元来自海外市场,占总营收的 89.4%。
而且在季度财报中,欢聚公布了海外主要市场的营收贡献占比,从数据来看,2.91 亿美元的收入来自美国、日韩、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1.26 亿美元来自东南亚及其他,0.87 亿美元来自中东市场。
从业务贡献来看,欢聚集团在财报中基本把业务划分为 BIGO 和其他。根据财报数据,2024 年 Q1 主要由 Bigo Live、Likee 和 imo 构成的 BIGO 业务贡献营收 5.05 亿美元,占集团总营收的 89.5%。(>>>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最近几周,我们从几个话题重合度不太高的调研、讨论中,密集地看到了一款名为 Answer.AI 的 AI 教育产品。
起初是编辑部在梳理北美“拍照解题”赛道的情况时,意外发现 Answer.AI 在 AI 解题类别中的表现不俗,如果单纯以移动 App 美国日活用户为参照,Answer.AI 基本能排到这一细分类别的 Top1,在不短的一段时间里,势头甚至盖过字节跳动的 Gauth 和作业帮的 Question.AI。
不同于早前在国内就已涉足拍照解题赛道的字节和作业帮,Answer.AI 团队在教育领域应该是相对“初来乍到”的一个,但进展迅速。点点数据显示,Answer.AI 自去年 3 月份上线已经斩获了 490 万的下载量,其中超 6 成下载用户来自美国。与此同时,Answer.AI 也早早开启了商业化的脚步,目前月流水稳定在 25 万美元,据其保守推算 ARR 将超过 300 万美金。
Answer.AI 由连续创业者周立创立。周立,是老虎地图、豌豆荚和和 kika 输入法的联创,其打造的小组件社交产品 LiveIn 也曾一度拥有百万日活。乍看上去周立的过往经历和教育没有太多交集,然而 AI 时代来临,一个充分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团队在相对“陌生”的垂类市场也找到了一些机会。
腾讯把“未伴”关了、打算出海,
但AI社交在海外就能跑通了?
AI 社交产品“未伴”发布公告,宣布自 5 月 27 号起逐步停止创建、搜索、聊天及朋友圈功能,并在下个月 14 日正式停止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服务,团队的重心也将集中在非大陆地区的迭代运营上,发力出海。说起来这也是我们目前观察到的首款官宣下架的大厂背景的 AI 社交产品。
未伴由腾讯音乐打造,于去年年底在国内市场正式上线,包含 AI 陪聊(文字/语音/视频)、AI 朋友圈、AI 群聊等一系列功能。同期,来自字节、美团、百度等厂商的 AI 社交产品也纷纷就位,一方面以 Character.ai 为代表的产品一直是流量仅次于 ChatGPT 的存在,显示出这一品类的需求和潜力,而或许又是叠加“担心错过”的情绪,社交/非社交大厂都一股脑涌入了 AI 社交赛道。如今未伴官宣放弃国内市场,All in 海外,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国内 AI 社交的“百团大战”打得怎么样了?机会又是否真的在海外?
考虑到多数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还是通过 APP 体验 AI 社交,我们借助第三方数据手动统计了国内市场主流产品的下载和营收情况。结果显示,星野的各项数据基本领先同类产品一个量级,而去年广泛讨论的大厂产品多数成绩不温不火,推测未伴应该也是处于类似的情况。我们曾尝试在各大社媒平台中寻找一些“未伴下架”的用户反馈,结果一无所获,看似波及到的用户不太多。
点点数据显示,目前星野这样的头部产品在国内日活也就 50 万左右,代表了国内这一品类的天花板,而星野(海外版本 Taklie)还有近 100 万的海外用户。MiniMax 创始人闫俊杰曾在对外交流中提到,2024 年的目标是打造一个 DAU 千万的产品,无论是从增长和回收方面考虑,海外一定都是颇为重要的发力点。另一边的字节更是率先在海外上线了 Bagelbell,后续才有话炉(现更名为猫箱)在国内市场上线,足见其对全球市场的重视。然而,出海也许意味着更大的用户基数,但是否必然意味着一个更光明的未来,其实也不太好说。
被视作标杆的 Character.ai,虽然网站端和 APP 端的活跃用户数都还在增长,但是营收艰难。普遍认为 Character.ai 全年的营收规模在 1500 万美元左右,同时其雇佣了约 120 名员工,预计才刚能打平人力成本。于此同时,资本一端貌似已经不听拿用户量融资的故事了。Character.ai 的最后一轮融资停留在去年 3 月,它拿到了 a16z 领投的 1500 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是 10 亿美元。当年 9 月,它曾尝试以 50-60 亿美元的估值与 Google 在内的投资者接触,但都没了下文……今天的 Character.ai 虽说没有要到“求卖身”的地步,但是 ToC 业务之外,它最近被曝出近期也在寻求与 Meta、xAI 合作,去拓宽营收渠道来续命。
4 月,Character.ai 网页端日活用户情况
根据“AI 产品黄叔”分享的洞察,在 AI 社交产品中,只有重度用户才有意愿去付费,但这些占比约 5% 的重度用户消耗掉了 50% 的 Token,他们支付的订阅费用远远不能摊平成本。营收之困也是目前 AI 社交类产品普遍遇到的难题(NSFW 类产品暂时不在讨论中),即使出海这个难题也依旧存在。
有一种说法,“AIGC 技术拯救了中国大部分 SaaS 创业公司”。结论是否正确有待时间验证,但说到 AI 在 toB 方向的应用,有现成客群、有业务场景、有数据沉淀的 SaaS 平台确实是率先实现 AI 融入自身业务流、并获得正反馈的企业之一。
在亚马逊云科技近期举行的《“无数据 不模型”——生成式 AI 时代的数据基座》媒体沟通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围绕企业如何构建数据基座,将生成式 AI 的差异化优势应用到自身业务生产过程中,做了题为《无数据 不模型》的主题分享。店匠科技(Shoplazza)首席科学家谢中流博士介绍了 Shoplazza 在电商领域对 AI 技术的探索和应用。
店匠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电商独立站 SaaS 平台,服务于超过 36 万家跨境电商客户,主要提供多种不同的便捷功能帮助客户实现快速建站,包括高转化店铺主题模版、拖拽式主题编辑器、一站式支付解决方案、高效多进程店铺管理、多平台广告投放追踪和优化。
Q1:店匠科技目前将 AI 整合到了客户建站的整个工作流当中,具体都应用在哪些场景?哪些部分是目前整合得比较好、客户反馈比较好的?哪些还存在卡点?哪些在提高效率、生产力方面,效果比较明显?
谢中流:现阶段,店匠科技在生成式 AI 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主要包含四个场景,分别是 GenAl 营销素材创作平台、AI 建站 Copilot、智能客服、智能推荐&搜索。
因为整个 AIGC 大模型的出现、图片的 SD 生成等等,还是比较新的事物,无论是我们的客户,还是我们自己的一些应用场景,其实都还在一个探索的早期。比如说,像智能客服功能就存在一些问题,距离我们原先的预想差距较大。另外,我们使用的大模型也会不断尝试和替换。比如说,原先我们用 GPT 比较多,现在开始尝试 Claude3 等等,在新旧模型替换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而且直接接入外部模型的问答效果通常不好,无法针对我们的产品进行定制化回答,因此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自研工作,包括结合自研模型进行一些特殊问答的处理,以及基于文档资料和历史生成的问答数据使用 RAG(数据检索增强)技术去回答新的相关问题。
所以其实现阶段每一个服务、每一个尝试都没有特别平滑、特别顺利,都有一堆的客诉,一堆的问题。比如说图片生成,就会有客户反馈觉得效果不够好、场景不够多、模特人物的数量不够多等等,这些都会有。目前客户提的需求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然后我们需要结合客户需求开发一些定制的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定制模特生成、图像超分、人脸重构、边缘平滑等处理,满足客户要求。所以在当前这一阶段,我们还不敢说哪个流程是最佳实践,只能说我们在不断优化、不断解决那些卡点。
在效率层面,其实这几个环节都有,只要匹配对了需求和场景,效率的提升都是很显著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智能客服,主要功能是教大家怎么用店匠科技的产品,因为我们的文档化本身做得不错,再加上有比较多的语料积累,服务的又是我们平台内部的用户,所以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它对于效率的提升。
Q2:跨境电商是生成式 AI 技术的一个热门应用领域,诸如营销素材生成等功能,市面上有很多同质化的产品,店匠科技的差异化优势是什么?
谢中流:在营销素材创作这个层面,确实有不少企业都在尝试,核心是因为这两年 AI 技术的进步迭代很快,开源社区的推动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包括像 Stable Diffusion 等等,它让很多原先不容易达到的技术突破,现在都比较容易实现了。
我们的一个差异化点是,我们开发的功能跟自身业务的关联度很高,和我们现有的独立站客户群体关联度比较高。客户希望在做对应内容生成时,要更符合目标场景的各种需求,店匠科技因为拥有服务广泛出海客户的经验、丰富的业务场景和数据积累,在 AI 产品的实际开发过程中,就可以做一些差异化的点。
比如说,在一些出海行业,像服装、箱包、鞋服等泛时尚品类,他们在出海做内容的时候,一个典型的需求就是符合目标市场习惯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前者包括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物,后者包括居家、酒店、街景等一些常见的场景。我们采集了专门的训练数据,并结合一些特殊的模型训练方法和图像前处理、后处理算法,从而达到较好的图像生成效果。
第二个差异化点是,我们观察到在电商领域,很多内容是自带流量的,基于这些内容去做优化和二次创作,会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去追踪、爬取海外 Facebook、Instagram 上一些热门信息,提供给商家进行二次生成。从这个维度讲,我们离业务、离跨境卖家的生意更近一些,这也是我们独有的优势,利用这种优势来进行产品化,能达到一个更好的商业化效果。
Q3:店匠科技尝试的这四个 AI 应用方向,从目前的商业化数据来看,哪个模块效果最显著?
谢中流:这个其实不太好评价,因为我们不同业务模块的上线时间不一样。有些模块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使用,才能比较明显地显现出效果。
举个例子,搜索推荐是比较成熟的业务,这块自然会产生比较多营收,从营收结构的角度讲,这块是很显性的。对于像客服这个场景,它更多是减少店匠科技内部的人工成本,并且还处在一个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中,AI 化的时间就相对短一些。从商业化角度来看,它主要是在降成本这块,而不是替我们的客户增加营收。所以,单从营收和成本结构来看,搜索推荐带来的成效更显著一些。但实际上,智能客服带来的效率提升也是很明显的,而且随着这个产品不断优化,我们也希望有一天能推给我们的客户使用,这样一下子就极大地放大了这个产品的使用群体,到那个时候,产品的量级就完全不一样了。
Q4:引入 AIGC 技术后,在哪个场景下的应用会成为 店匠科技未来新的增长点?
谢中流:我觉得想要开启新的增长点,往往是一块新业务了。在新业务方面,我觉得 GenAI 营销素材创作平台是一块典型的潜力比较大的业务。
因为每一个电商公司都需要大量的营销素材去做配套,电商很多时候是在“卖图片”,消费者很可能看到图片或视频很喜欢就直接下单了。原来的电商素材只能靠人工创作,现在随着 Stable Diffusion Model、文本大模型的成熟化,带来了很多新的增长点。
但它目前又有很多的局限性。就比如说,我们拿 Stable Diffusion Model 去做生成的时候,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哪怕你加了很多提示词,加了很多前处理、后处理去优化,得到的可能都不是你想要的。
如果只是娱乐级产品,效果差一点大家也能接受,因为它比较有意思;但如果你是电商,你想让它商业化、以假乱真的时候,现实情况距离目标效果是有一定 gap 的。包括今年 Sora 出现以来,大家关注度非常高,但它在电商领域落地还比较难,因为生成的效果还是没法说。
但我相信,正是因为它现在不够好,人工生产成本又很高,但它又是很重要的板块,所以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方向。电商是天然带有付费属性的,不像娱乐性的应用,可能一下子很火,但有可能大家新鲜度过去就结束了。在电商领域,一旦 AI 生成的素材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它是可以持续创造商业化价值的。
当然这个方向我觉得它难度更大,但是它潜在的商业机会也更大。
店匠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电商独立站 SaaS 平台,服务于超过 36 万家跨境电商客户,包括品牌卖家、精品卖家、店群卖家和外贸工厂。店匠科技提供多种不同的便捷功能帮助客户实现快速建站,包括高转化店铺主题模版、拖拽式主题编辑器、一站式支付解决方案、高效多进程店铺管理、多平台广告投放追踪和优化。
现阶段,店匠科技在生成式 AI 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主要包含四个场景:GenAl 营销素材创作平台、AI 建站 Copilot、智能客服、智能推荐&搜索。
在 GenAl 营销素材创作方面,店匠科技使用 Amazon SageMaker、Amazon ECR SD 镜像等服务(SD 镜像指 Stable Diffusion WebUI 推理镜像),打造了 GenAl 营销素材创作平台,提升 30% 素材制作效率,实现分钟级出图。同时覆盖多使用场景,涵盖不同商品类目,包括虚拟模特试衣、商品背景替换、爆品创意变款等。
在 AI 建站方面,店匠科技基于 Amazon Bedrock 接入 Claude3 系列模型(Claude 3 Haiku、Claude 3 Sonnet 和 Claude 3 Opus),实现对话交互,理解客户需求;然后基于 Amazon RDS 的运营数据来构建 AI 建站数据底座,能够快速拆解需求,构建元素,并利用这些元素进行快速的网站搭建。
在智能客服方向,店匠科技基于 Amazon Bedrock 接入 Claude 3 模型,以构建智能 AI 客服,并基于 Amazon ElastiCache Redis 缓存向量数据,来实现构建 RAG(数据检索增强),从而利用文档资料和历史生成的问答数据去回答新的相关问题。最终,店匠科技将解决客户问题的平均时间减少 70%,同时客服成本下降了 40%。
在智能推荐和搜索方向,店匠科技利用 Amazon Bedrock 接入 Claude 3 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内容理解、搜索意图判断,多模态风格的商品匹配召回等技术场景中,同时提升智能商品排序的效果,从而提升 20% 的搜索推荐收入。
去越南,收割一个时代
入夏的胡志明市,热浪逼人,但庄蒙却感觉,眼前的人海更令人躁动。
彼时他置身于一场越南跨境电商研讨会之中,前期收到 500 家电商报名时,他就预料到人气爆棚了,没想到当天还是超预期来了 1000 多人,把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些人里,不乏特意从国内飞来、身揣几百万现金的老板,他们的脸颊因为激动泛着红晕,眼神里没有长途奔波的疲惫,反而发着亮,彰显着他们对越南市场的志在必得。
然而,庄蒙知道,在场的 10 个人里,至少有 7 个人会血本无归。
这话说出来很少人会相信,毕竟在中文互联网世界,去中东做 APP,有土豪追着打钱充值;去北美做跨境电商,能坐听金钱入账的声音;甚至去非洲卖旧衣服,都可以实现财富自由。
拿下越南这个“南天小中华”“世界工厂 2.0”,更应该像探囊取物一般。
但扎根东南亚的庄蒙深知,越南特殊的国情,决定了这片热土具有一定的“非典型性”,掘金不仅有难度大,还要求速度快。
他每次跟淘金客们分享投资机会时,都会强调“机会很多,陷阱也不少”,但问题是,人们常常认为自己会是幸运的那一个。
客车、轮渡、摩托......动辄换乘 N 次,颠簸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送货经历,是阿伟在越南代理保健品的常态,但他甘之如饴。
他的动力来自在越南仅两年时间,靠三个代理品牌,实现了销售额破亿——而在国内,达到这样的水平花了 12 年。
“这不是说越南比国内市场大,毕竟整个东南亚加起来,人口也才 7 亿,不到中国的一半。”在阿伟看来,关键在于越南的池子涨起来了,但里面游泳的不多,“国内一个赛道可能有 90% 的人盯着,而东南亚大概只有 1%。”
上线两周流水破千万,
小游戏出海,是今年游戏行业的看点之一。随着厂商们的实践,市场也从最早的中国港澳台,慢慢拓展到欧美和日韩,且跑出了不错的成绩。最典型就是「菇勇者传说」,现在海外月流水突破 5300 万美元(点点数据),Top3 市场在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其中,日本市场,貌似成为了小游戏出海的重要阵地。
最近,又有一款小游戏新品在日本市场迅速爬榜。这款名为「バンバンサバイバー(英文名BangBang Survivor)」的产品最早在今年 1 月 18 日于国内上线,5 月 7 日在日本市场正式上线 iOS,之后迅速进入日本 iOS 手游下载榜 Top 10,最高排名达到第 5 位,截至 5 月 24 日依然位居第 9 位。日本市场日流水达到 4 万美元,在日本市场成绩还不错的助力下,全球近 30 天流水则达到 163 万美元(约合人 1180 万人民币)。
点点数据显示,游戏的发行商是名为“sp_games”的中国厂商,客服指向了日本的 X 官方账号。查看官方账号上的官网地址可以发现该厂商为广州露珠游戏,其官网显示「BangBang Survivor」就是海南盛昌网络开发、大梦龙途在国内微信端发行的小游戏「向僵尸开炮」的海外版本。
“我们想做好的影游,不仅是美女影游”。
最近在前出海泛娱乐从业者、现游戏创业者小墨鱼的强烈安利下,我、一位女性玩家、影游观察者体验了一款剧情向的美女 AI 影游——甜心 AI 追捕计划。
笔者在该剧情里的身份是一位 FBP 探员实习生,要通过 30 天与六位美女接触和互动找出隐藏其中的 AI 机器人。
比较有趣的是《甜心 AI 追捕计划》在这里引入了“亲密度”和“怀疑度”两个关系强度,作为玩家和女主的链接纽带,亲密度越高与女主关系越好、互动也更深入,怀疑度越高则对方是 AI 的概率越大。
根据过往历史,笔者以为就算不是男频爽文的剧本,也要有些快乐上头才是。
结果在短短的 15 分钟内,本玩家由于好面子和心软先后为两位陌生美女充值了私教卡、咖啡店储值卡。
笔者边玩边想,原来美女影游的世界除了梦幻,也有现实。
带着这样的思考和一系列问题,笔者拜访了《甜心 AI 追捕计划》(下文简称《甜心 AI》)制作团队的三名主创小墨鱼、大允和 Swan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