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前三季度,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增长52.8%
国新办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了2020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进口10.41万亿元,下降0.6%。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增长52.8%,市场采购出口5098.6亿元,增长35.5%,新业态发展已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李魁文表示,作为新兴贸易业态,跨境电商凭借其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逆势上扬,为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发挥了积极作用。疫情期间,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不降反升,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同比增长52.8%,这里也包括今年7月1日增设的9710、9810贸易方式。海关秉承“包容、审慎、创新、协同”的理念,不断创新优化监管制度,支持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创新开展跨境电商对企业(B2B)出口试点,我们增设了9710、9810贸易方式。7月1日起,在北京等10个直属海关开展试点,将跨境电商监管创新成果从B2C推广到B2B领域,并配套通关便利措施,试点企业可适用“一次登记、一点对接、优先查验、允许转关、便利退货”等措施。中小微企业单票价值低的货物还可选择更加便捷的通关渠道,广交会等线上展会成交的货物也可适用于新规享受通关便利。9月1日起,我们把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2个直属海关。这项试点措施推出两个多月来,业务不断扩面增量,参与的企业数、申报单量、出口货值稳步上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企业广泛好评。
此外,在支持跨境电商方面,我们还有相关的其他措施,比如拓展畅通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受疫情影响,国际航班大面积停航减班,传统运力骤减,海关总署及时出台支持中欧班列发展10条措施,支持利用中欧班列运力开展跨境电商、邮件等运输业务。疫情期间,海关支持邮政部门开通进出境临时邮路,累计开通临时出境口岸15个、临时进境口岸13个,积极疏运进出境邮件和跨境电商商品。
还有,我们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监管措施。探索建立高效、安全、快捷的跨境电商出口退货渠道,解决“退货难”问题,全力支持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卖全球”。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措施,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导致物流延迟等影响,助力企业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他还表示,海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力“六稳”“六保”,统筹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在全国海关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们进一步提出了56条稳外贸、稳外资措施,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主要有:
一是改革创新促进贸易便利。我们全面推进“两步申报”、“提前申报”、“绿色通道”及免到场查验等便利化措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高通关效率。9月当月,全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5.02小时和1.86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64.04%和84.87%,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已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
二是想方设法降低企业成本。通过减免进口滞报金、滞纳金、免征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缓税利息等措施,累计为企业减免和节约资金近2亿元。特别是使用关税保证保险的进出口企业中,中小企业约占70%,切实为中小微企业减负增效。
三是加快试点促进新业态发展。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商品退货监管措施,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试点。鼓励中西部、东北等地开展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前三季度,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增长52.8%,市场采购出口5098.6亿元,增长35.5%,新业态发展已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四是多措并举推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洋山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大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力度,推进全球维修和再制造业务在综合保税区内全面实施。前三季度,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2.34万亿元,增长15.1%,比外贸整体增速高14.4个百分点。
五是全力保障重点产品进口。持续扩大进口国家和商品范围,新增批准5965家国外注册企业,加大肉类、粮食、水产品、水果等重要农产品、食品进口保障力度。前三季度,肉类、粮食分别进口1626.5亿元和253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3%和20.7%。
下一步,全国海关将深化改革创新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推动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56条措施的落地见效,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和质量提升,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他还说,今年以来,尽管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但我国对外贸易顶住了压力,前三季度实现了正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同时,我国外贸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基础稳固,贸易方式持续优化。前三季度,产业链更长、更能反映制造业发展水平的一般贸易进出口13.92万亿元,增长2.1%,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至60.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6.4%,占比减少1.8个百分点。
二是内生动力增强,民营企业带动作用突出。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0.2%,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了46.1%,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三是梯度转移显效,中西部地区比重提升。中西部地区全方位开放进程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取得新进展,成为稳定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我国进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3.91万亿元,增长8.3%,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了16.9%。
四是发展活力增强,外贸新业态加速发展。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前三季度,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增长52.8%;市场采购出口5098.6亿元,增长35.5%。
五是区域合作紧密,贸易伙伴多元共进。今年以来,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区域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前三季度,东盟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7.7%,占比达到了14.6%。同期,对日本、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4%和1.1%,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5%。
六是竞争优势巩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2%,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8.7%,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8个百分点。其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电脑、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16.9%和14.9%。
七是保障民生增强,内需拉动扩大进口。我国积极扩大关键零部件和消费品进口,有效保障国内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同时也为稳定全球经济贡献力量。前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口增长了16.6%,粮食、肉类和医药品进口也分别增长了20.7%、87.3%和10.5%。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