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躺平??
最近,“躺平”这个词在网络上太火了。
先来段百度百科的解释:
躺平,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另外在部分语境中表示为:瘫倒在地,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我看到网络上很多解释躺平现象的,往往会附加一个说明,说咱们国内躺平的现象在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比如:英国叫尼特族,美国叫归巢族,日本叫低欲望社会。
真要躺平吗?我就聊聊这几点:
第一点:国情
英国、美国和日本虽然都有类似的人群,但是我们和他们国情不一样。
这三个都属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各方面更好,躺平了也差不到哪去。
我听一个在英国留过学的前同事说过:
他在英国最惊讶的就是:街边流浪汉可以理直气壮的定期到政府部门领钱。。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社会福利政策。
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国的救济金力度。
这次疫情美国受到很大打击,即使如此,不管是川普还是拜登,都轮番给民众发放救济金。
每次都是上千刀的发,并且有家庭的,有娃的民众可以领到更多救济金。
我前阵子发的文章,讲的那个马来小哥给美国亚裔卖奶茶周边,就是去年疫情期间爆单的:
扯远了,麦克就是觉得:那些发达国家的年轻人躺平更有底气而已。
第二点:游泳和英文
记得看到过蔡康永写的一段,有点意思:
15岁的时候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的时候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一起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18岁的时候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的时候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人生前期越嫌麻烦,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大意就是:你越不努力,以后错过的越多。
关于蔡康永老师说的游泳和英文,我挺有感触的。
我很小的时候差点被河水冲走,父母一直说不让玩水,导致我一直不会游泳。
直到有一天在马尔代夫某个小岛上,我在海边浅水区玩水时,几个大浪花拍过来,把我拍在海水里面。一下子,我的脚就触不到地面了,因为不会游泳,我心里很慌,呛了几口又苦又咸的海水,求生本能让我立马大喊:help,help。
不一会,一个外国哥们把我一把抓了起来,还没来得及说:thank you,哥们就走了。
浪花走了,海水才到我膝盖的高度。
原来人不会游泳,呆在浅水区也不安全。
再说英文:
我以前上初中时,学英文挺痛苦的,就知道枯燥的背单词和学语法。
后来上了高中,喜欢听英文歌曲,所以对学英文有了极大的兴趣。
没想到,后来人生中第一桶金,会英文就是一个很大的助攻。
人生,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你自己没有做好准备。
我建议想躺平的朋友,多学点东西,技多不压身,这个道理不管世道怎么变都适用。
第三点:挤地铁的老人
英国和美国我还没有去过,日本,我倒去过一次。
我感受到的日本,和电视上、网络上看到的,自己脑海里面想象的,都不太一样。
东京的地铁上下班高峰时人很多,除了很多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还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老年人。
在我的概念里面,这个年纪不是应该颐养天年了吗?
后来了解到:日本的退休年龄一直在不停延迟,现在最新退休年龄好像是70岁了。
我们的退休年龄也说要延迟,因为我们是世界上少有的退休年龄偏低的国家,平均55岁。
第四点:2个同学
常看文章的朋友知道,麦克是一个农村娃,我从小学到中学,身边同学基本都和我一样。
一个同学A, 从小就是一个学霸,硕士读的国内TOP2高校,毕业后进了一家北京的事业单位。
还有一个同学B, 读书的时候既不是学霸,也不算学渣,反正记忆里成绩就是中间位置,后来大学念的省内的某个三本,毕业后去广东工作。
这两位同学从前半段来看,好像是A同学更胜一筹。
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时不时会来一个波涛。
A同学的事业单位后来改制为企业,岗位也要调整了,记得他还在同学群里面询问大家:销售要怎么做啊。一个学霸要做好销售,需要学习不少新的技能。
B同学在广东工作的时候,积累了不少资源,之后跟朋友一起创业了。好几年前他就在深圳买房买车了,现在是同学里面混的最好的一个。
有时想躺平,很正常。真的一直躺平,希望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