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出海一周头条 我们一起看真相聊大事儿 | 白鲸出品271期
周日播报
【应用出海】
闯入免费榜Top10,短剧在日本悄悄起飞?
笔者最近在巡榜的时候看到一个名叫 BUMP 的新产品在日本 iOS 免费榜上升得很快,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是眼睁睁看着它从百名开外,一路来到了 Top10 左右。
BUMP 是一款日本本土打造的短剧 App,它宣称自家的短剧在 TikTok 上已经累计收获 1.5 亿次的浏览量。结合 BUMP 近日稳定的榜单表现,一切似乎指向了一个迹象,短剧,这种诞生于国内的内容形式,除了美国和东南亚,也在日本默默生根发芽了。(>>>更多内容,戳此查看<<<)
前一段时间,Jagat 登顶了日本 App Store 社交分类下载榜,并且挤进了日本下载总榜 Top10。
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日本,根据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榜单情况,在过去 2 个月里,Jagat 登上了俄罗斯、中国台湾、乌克兰、中国澳门、摩尔多瓦等 5 个市场的 Google Play 下载总榜第一名,西班牙、越南、白俄罗斯等 10 个市场的 Google Play 社交分类下载榜 Top1,以及法国、新加坡等 5 个市场的 App Store 社交下载榜 Top1。
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因为 Jagat 的 UI、产品定位和产品设计都基本与已经下架的 Zenly 无异。而自 2 月 3 日下架至今,全球已经出现了数十款类 Zenly App,我实在不解为什么在大半年后,仍然会有产品凭此突围。
为什么 Jagat 还能出圈?之前那些类 Zenly 产品发展的怎么样了?AI 会不会给地图社交带来一些新的机会呢?
谁造成了TikTok的商业化困局?
TikTok 在全球获得的难以想象的成功,让人忽略了它正在面对商业化困境。
从用户体量来说,TikTok 是中国互联网出海最成功的产品。就算放到全球范围内,TikTok 也是迄今为止最快达到 10 亿月活的社交媒体产品——达到这个数字,Instagram 花了 7 年,YouTube 用了 8 年,而 Facebook 则用了 9 年。
考虑到 TikTok 诞生时市场的激烈程度,能达到如此的成绩,TikTok 势必是一款“几乎做对了所有事情”的互联网产品。但考虑到它今时今日的体量,它却面临一个尴尬的处境。
在用户规模上,TikTok 复制了抖音的势如破竹,商业化变现上却相形见绌:如今 TikTok 坐拥近 15 亿用户,几乎是抖音的两倍,商业化收入却在 2022 年仅有 100 亿美元,只占字节跳动收入的八分之一。
“单列、上下滑”的短视频产品,一度被认为是内容类产品中最具商业化效率的模式。抖音正是借此一举破除了内容类产品难赚钱的迷思,超越了微博、豆瓣等一众元老,也力压小红书、快手等诸多新锐,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平台。
但问题是:这条铁律为什么作用到 TikTok 身上却失效了?
笔者日常巡榜时,在沙特榜单发现了一个 App,Hiya:Live Chat and Dance(目前的 App 名字是 Hiya: 18+ Live Chat & Call,App 改版的问题笔者将在后文详细说明),6 月 25 日这个 App 位列沙特地区 App Store 健康健美免费榜排名第 1,非游戏应用免费榜排名 94。
也许是用舞蹈吸量的手段失效,Hiya 在 7 月 6 日进行了大改版。从“舞蹈学习+视频聊天”,改成了沙特用户更熟悉的“视频聊天”风格。
但不论怎么折腾,之前用舞蹈社交 App 累积的几万下载量,都没有有效转化成活跃用户与收入数据。目前,每天的全球收入也就在 200 美金左右。
但即便如此,这款 App 的切入角度和之后的快速获量还是引发了一些思考,在拥挤的中东社交市场,社交 App 还有没有机会进入并获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Amazon也入局,AITuber来了,
随着 ChatGPT 的出现,业界对于 AIGC 的能力的认知也更新了,资本和创业者的热情一下子被点高。在 4 月 16 日,我们观察到 Twitch 上的 AITuber-Neuro-sama 仅用五个月就快速积累了 30 万粉丝,她几乎全能,打游戏,聊天,和粉丝互动样样精通,尤其她和“老父亲” Vedal 相爱相杀的斗嘴场面更是笑翻了一众看客。
而且三月初,推出过 VTuber“斗和奇迹”的日本公司 Pictoria 也成立了世界首个专注 AITuber 的事务所 AI CAST,并已经推出了三位全新的 AITuber,开始了公司化运营的尝试。
AITuber,颇有一番颠覆 VTuber 行业的意味在。
但是在查看数据后我们发现,虽然 AITuber 的热度一度被炒得很高,但是在粉丝数据上,却呈现出相反的态势,观众似乎对 AITuber 不再买账了。
Temu式全托管,正在革跨境商家的命
在亚马逊的统治格局下,Temu 宛如“闪电侠”般横空出世,令一众老牌巨擘开始隐隐感受到威胁。而这背后,低价无疑是其最尖锐的杀器,而这柄杀器又是如何锻造的呢?答案便是全托管。
Temu 式全托管,让被扯入存量竞争漩涡的出海平台们看到了新拐点:卷向上游供应链,靠优质供应资源收割流量。
这一模式下,消费者收获物美价廉的产品,平台优化了供应链,工贸一体型卖家得以最大化发挥产品优势,表面上看是个三赢的局面。但揭开全托管的面具窥探其真实面目,就会发现很多中间商正逐渐沦为牺牲品。
全托管热潮虽然一浪高过一浪,但多数卖家仍秉持着谨慎,甚至于悲观的态度。从 Temu 卖家们的故事便可窥见一斑。
“90 后”的涂与豪是越南一家 MCN 机构的负责人。2018 年,他从大厂离职,带着团队来越南河内开了一家 MCN 机构,成为 TikTok 官方认证的越南第一家 MCN。今年 5 月份,他连续亏损四年的公司终于盈利了,当月以 40 万美元的 GMV 的成绩,排到了全越南 MCN 机构的前十名。
远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华人黎叔也是最早一批来越南开 MCN 的“拓荒者”。2019 年 10 月他来到越南,同样运营着一家 MCN 机构,这家公司目前已成为华人出海越南的网红打卡地。
“越南是摸着中国在过河”,涂与豪和黎叔他们对类似说法毫不怀疑。但是,仅此还远远不够。黎叔和涂与豪一致表明一个观点:每个国家的脉动是不一样的,在复制中国模式的同时,更要做好本土化工作。
毕竟,所有的“水土不服”,他们都曾经历过。
「TikTok」英区上线商城版块
来自社交产业媒体《Social Media Today》的最新消息显示,「TikTok」目前正在英国市场测试App内商城版块。版块名为“Shop”,其标签出现在主界面上方,排在推送用户关注创作者内容的“Following”以及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内容的“For You”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