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聊电商】给你一个配套工厂,你该如何玩赚亚马逊?
作者介绍:赢商荟老魏,跨境电商创业者,资深跨境电商人,外贸行业从业12年,熟悉各跨境电商平台,有丰富的平台实操经验。业余随笔,每日一篇,分享跨境电商实操经验和创业感想。 本文为“老魏聊电商”系列第519篇原创文章,如需转载,烦请注明来源“赢商荟-老魏”,深表感谢。
这是一个学员给的命题作文。
学员正在和一家工厂洽谈,全盘负责运营一家实体工厂的亚马逊业务,学员既兴奋又犹豫,兴奋的是这是一个好机会,意味着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和平台,对方有资金有产品有品牌,操作得好,整个发展都会很快,但犹豫的是,如果操作不好,可能结果也就不了了之了,反而等于帮工厂做了奠基的工作,自己的收获自然也要低于预期。
首先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在新形势下,实体工厂寻求转型,但一没经验二没人才,如果想抓住跨境电商的浪潮来分取一笔红利,借力前进是最快的,而对于有一定经验和运作能力的跨境卖家来说,和工厂结合,可以减少自己在产品开发层面上所花费的精力,全神贯注于运营,操作得当,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其实当前很多实体工厂已经觉醒,意识到跨境电商份额不容小觑,有些实体工厂会批量安排人员参加培训,而且参加多个培训机构不同层次的培训,这样彰显了实体工厂的实力和思维,安排多批人参加培训,便于从现有员工中挑选合适的人选来担当重任,参加多个培训机构的培训,便于对培训机构的课程的实用性进行筛选,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课程来为自己公司后一步的人才培训做准备,我们赢商荟的培训就曾经先后接到一家公司安排过四批员工来上课,就是明证。但同时也有这么一些实体工厂,受制于自身人力不足等原因,宁愿去选择一些有实力有经验的外部团队来合作。
最初的合作方式就是大家都熟知但又都诟病的代运营,代运营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一批没有足够实操经验的人打着代运营的幌子,以骗取代运营费用为目的来操作这件事。当实体工厂吃过亏上过当之后,大家都不再吃这一套了(当然,没有经过此劫的实体工厂兴许还会前赴后继的跳进去),开始选择新的合作运营方式,此时,有经验的工厂老板开始对运营团队有明确的要求,看实力说话。
这也就是我文章开头提到的学员所面对的情况,虽然自己在先前的操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基本上属于杂乱选品,小打小闹,现在工厂伸出橄榄枝,但同时也提出要求,希望能够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运营方案。
这样就形成了我今天要讨论的话题:给你一个配套工厂,你该如何玩赚亚马逊?
这里面有个前置条件,就是我们经常讨论的亚马逊运营中的选品优先这个前置条件会在极大程度上受到约束,面对一个配套工厂,你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工厂的产品卖出去,而且要卖得好、卖的量足够大,充其量的情况下,你可以在工厂现有的众多产品中选品和做一些针对性的改款,这就意味着选品活动将受到极大的约束,这对于习惯于天马行空任由选品的卖家来说,无疑是有不小的挑战的。
但挑战里面也往往也蕴藏着机会,在推动工厂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工厂其实已经在产品上做了很好的把关,任何一个有心做大做强的工厂,都拥有一些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品,这些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有买点,品质优良,甚至,已经经过了前期市场销售的检验。作为运营者,只需要把这些卖点挖掘出来,再加上自己契合平台的运营思维和技巧,理应可以做出不错的成绩。
回到学员所面临的情况,是一家生产大件家具的工厂,首先来说,这个类目是让人兴奋的,因为大件产品,对很多卖家来说,本身就是门槛,货源、物流、资金等都制约着中小卖家对这类产品望而却步,所以,当有机会做这类产品时,绝对是个不错的机会。我们自己团队就因为一家配套工厂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长的结算周期而打破恐惧进入了一个必须经由海运才能运营的类目。
但仅仅海运还不够,我们知道,对于超大件产品,还面临着一个仓位的问题,亚马逊对大尺寸产品仓位有限制,这与漫长的海运发货期是冲突的,如果单凭海运发货,有可能导致的就是销售过程中的经常断货,而断货,又是运营中的大忌,每次断货,都意味着前期积累的丧失,所以,对于大件产品的运营,你同时还需要一个本地仓或者本地的第三方合作仓,很多大卖家已纷纷抢滩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地建仓,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做到快速的完成FBA尾程的派送,以避免销售中途断货。
当然,当一个实体工厂和跨境电商结合,退税方面也最好能够提上日程考虑,对于小卖家来说,可能觉得麻烦或者不经济而宁可舍弃退税也要让流程精简,但工厂不同,出口退税操作得当也可以为工厂多节省几个点的成本,成本转化成利润,就可以让你有更多腾挪决战的空间。
除却这些,实体工厂的亚马逊思维极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盲目上新和铺货,这就需要运营团队能够在产品上新方面要强势干预,毕竟,运营团队才是真正站在第一线的战士,如果单纯依靠工厂的推荐,很容易和市场脱节,也会给后期运营的维艰埋下伏笔,所以,一定要从开始就避免。
不管怎么说,当工厂和运营团队结合,虽然会有利益的冲突,但从大方向上,大家还是要同心协力,彼此多包容,包容中融合,共同成长,共同推进业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