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决战东南亚,中日企业再次掰手腕!
前几天,跟一家日本大手企业的开发部长吃饭,聊起东南亚市场,颇为吃惊,继而又是深深感叹——我们中国国内这两年才把目光放到东南亚,殊不知日本企业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已经布局,目前在东南亚的大部分业务,中国企业的渗入度都远远不如日本。虽然中国俗话说:后发制人,但是在东南亚市场主要的盈利型业务还是掌控在日本企业手中。这是不得不让我们警惕的。可以说,东南亚市场,会成为中日企业又一次掰手腕的战场,决战此地,是我们中国企业未来数十年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东南亚是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
东南亚是世界上比较佣金的地区之一。人口特点是人口稠密,多华人聚居。人群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东南亚所有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大约在6.5亿左右。
大部分中国人对东南亚的认识是认为那边华人多,所以对中国人比较友好。这个印象是比较天真和想当然的,事实上,在东南亚,华人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的高。部分国家还有打压,而且很多华人掌权的国家其实已经是“黄种白心”,西方思想和政体都跟我们中国有截然不同,除了一些老华人还有认祖归宗的念头之外,年轻华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对待中国人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友好。
相反,日本政府很早就在东南亚做了ODA贷款,切实的帮助东南亚发展经济。现在的日本政府,又大力放松东南亚的赴日签证。目前在日本的东南亚人已经呈现较高比例的增速。据多位朋友反馈,在东南亚,掏出日本护照和掏出中国护照,可能得到不一样的服务反馈,这是切实存在的。我们基本可以判断,相对来说,东南亚人对日本人可能会更友好。
中国公司出战东南亚,有三个领域进入的公司相对比较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内容模式和产品、电子商务!而且大部分都是把中国国内成功的模式复制到东南亚。首先是互联网金融,近几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诞生了很多独角兽,也催生了很多模式,出海东南亚的互金公司便是要把这些模式和经验复制到东南亚。在内容领域,被复制最多的模式是头条、抖音这些;在电商领域,返利导购、特价折扣、在线批发、B2C商城是比较受欢迎的模式。
当然,随着这几年一带一路的开展,中国企业在东南亚设厂的也越来越多。有测算表明,中国的人工费是越南的2倍、孟加拉国的4倍。就目前而言,东南亚还是有人口红利的。但是,在生产管理的成熟度上也必然存在问题。东南亚工人的整体质量还是偏低的,也没有中国人传统的勤劳习俗,中国企业去设厂,必然要走一段弯路。
在东南亚所有的国家中,柬埔寨是中国人比较喜欢进入的市场。一来是因为中柬关系比较好,二来是这个市场的管制非常宽松。据说,在这个国家的部分经济命脉是掌控在中国人手中的。
其他的国家,新加坡是经济发达国家,金融和贸易是强项,目前也是很多优质企业的首选之地。印尼略微有点反华情绪,马来西亚的政局一变化就被取消几个重大项目,越南对中国历来有反抗,老挝体量过小,泰国与世无争,缅甸还是在向老美暗送秋波,菲律宾倒是欢迎大家一起来赚钱,但是体量很小。
在东南亚,不得不重视的就是宗教的力量。去亲身体验和生活过的人就知道,这些国家里,宗教的习俗和背后的势力是极其强大的。华人在东南亚是能赚钱,可是却不能真正掌控国家机器。
听一些进入东南亚比较深度的企业反馈,目前中国人在东南亚玩的比较深的还有很多灰色产业,比如高利贷(小额贷款)、博彩网站、色情、赌场等等,处处可见中国人的背影。
那么,日本企业这么多年,又在东南亚做了一些什么呢?
日本外务省的海外在留邦人调查显示,2017年驻东南亚的日本员工人数较2012年增长了32%,达8.3万人。另一方面,驻华日本员工人数同比减少16%。在近5年,东盟与中国发生逆转。驻东盟的日本员工人数还超过了北美(5.5万人)和欧洲(3万人),成为日本员工最多的海外地区。
除了人员外,日本的资金也流向东南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统计显示,2017年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增至2012年的2倍,达220亿美元。另一方面,对中国的投资则减少了3成至96亿美元。除了制造业的设备投资外,服务领域的投资也在增加,众多日本企业都在拼命的加码东南亚的本土企业投资。
目前东南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快、潜力大,特别是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建设方面,东南亚国家有巨大需求,中日两国更是积极争取,都希望比对方更有影响力。目前在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中,日本依托自身在该地区几十年经营的先发优势,仍然占据着支配地位。
日本对东南亚深耕多年,在投资上有较大优势,特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新能源、生物工程、节能环保等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是日本新一轮对外投资聚集点。
总的来说,跟中国企业关注互联网、在线金融、电子商务有所不同,日本企业会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更侧重于基础设施型、资金援助、必需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方面。很多日本企业都有专门的东南亚业务部门,全面支持日企在东南亚的市场开拓和系统开发。而且,不同于中国企业单打独斗,日企习惯于抱团,发展会更为稳健。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中国国内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的今天,转移低端产业,升级高端工业结构,是我们中国企业不得不制定的发展策略。甚至不夸张的说,这是事关中国未来数十年国运的新战场。
日本企业或许有先发优势,政府也多年经营维护东盟—日本的良好关系。但中国企业并非一点机会也没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是中国在这个领域绝对的霸主。在生产转移和基础设施上,通过一定的外交手段,也可以蚕食日本原来的优势。但还是要摆正心态,认清现状,不要用“四处撒钱”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然,还可以跟日本企业合作开发,利用双方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共同赚钱,也不失为一条好路子。最重要的是,尊重这个市场,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帮助他们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