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东南亚电商,国内卖家应避开哪些常见错误?
大家好,我是嘉伟,行业自媒体人。
2020年2月至今,写了两年多时间TK相关的分享,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或者加我个人微信交流:4261366
因为疫情,团队全员已经居家隔离40多天了,有消息说要61才会解封。
虽然都在隔离,工作没有停,踏踏实实做好社群、培训、原创品牌代运营的业务。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存货,关于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印尼的选品注意点,以及要避免哪些问题。
都是干货,建议收藏。
以下内容为酷魄跨境联合创始人林超、Akulaku跨境负责人Alex和JD ID商家运营和营销负责人Wendy圆桌对话:如何做好印尼电商本土化。
01
【如何做好印尼电商选品】
Wendy:首先,明确自己的自身优势,是供应链优势,还是物流仓储的优势。
供应链优势主要是指产品成本,因为印尼乃至东南亚目前整体还是一个客单价偏低的市场。所以供应链优势,在现阶段来说是非常核心的竞争力。
第二,明确自己要发展的品类,重点发展哪些平台和渠道。
每个平台的品类偏好都是有差异的,定阶段性的利润目标,明确自己现在要做什么,未来想做什么。
第三,避免跟风。
特别是跟一些平台的风向,可以参考,但不能一味地跟风。
听说不如自己小试牛刀,试了一些成果再大规模投入。都说得印尼者得东南亚,但也要看对应的人群数量有多少,市场好做,但做好都是不容易的。
第四,想清楚自身是要发展印尼本土供应链,还是从中国或其他国家进口。
综合评估一下自身的供应链,以及从中国进口或其他国家进口的成本优势。体积、重量以及库存周转的效率。
最后,印尼是一个穆斯林国家,90%的人口都是穆斯林。
所以要区分你的产品面向群体的生活水平和区域,印尼是一个千岛之国,不同区域对末端的派送成本有影响。
Alex:第一,是税收政策。
比如纺织、化妆品、手机这些非普货类产品,都是红线类目比较敏感。化妆品需要BPOM认证,小家电类产品需要SNI认证,所以做好印尼市场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需要哪些资质认证。
很多商家通过灰清的方式把货运到印尼但无法销售,就是因为资质认证的问题。
第二,选品尽量选择普货和标品。
在前期选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门槛或成本比较低的产品来了解市场,也可以通过无货源分销的方式先进行测试。
第三,选品尽量弱售后。
之前有个做电视机的商家,因为售后太多,从日均1000多单掉到300多单。
上面Wendy刚刚也提到印尼是一个千岛之国,所以后期的售后维修的运输成本会比较高。
第四,印尼的消费力相对较低。
印尼的小白领人均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
很多做欧美亚马逊的卖家做印尼市场会比较难受,都觉得自己是赚白菜的钱。
不过印尼市场人口比较多,即使是赚白菜的钱,只要形成规模化就不低了。
最后,关于产品定位。
如果是现在进场的话,建议开始做品牌化。
印尼现在的中位数年纪大概是20-30岁,品牌意识相对薄弱,所以中国卖家是有机会在印尼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的。
我们身边有几个商家朋友,通过最近一两年的发展也使自己的品牌在印尼有一定的规模。
02
【国内卖家避免哪些错误】
Wendy:第一,可以参考趋势,但避免盲目跟风以及不要跨境发货。
第二,政策。
印尼相关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想长期在印尼市场发展的话合规是必须要做的,像刚刚提到的BPOM和SNI认证。
第三,仓储和资金安全。
选择好靠谱的合作伙伴,印尼本土的仓储容易被相关部门检查。
近期国内外也开始在严查跨境结汇和转账,资金安全对于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第四,备货太多导致滞销库存。
建议刚做印尼市场的卖家可以先少量多频次测试,测试好之后再大规模囤货,以及区分清楚利润款和中长尾产品的比例配置,遵循好28法则。
最后,不要过度担忧文化和语言的问题。
在印尼有很多的商人一句英文、印尼语都不会说,也不妨碍他们可以在印尼把生意做得很好,目前东南亚市场和中国市场过去十年、十五年非常类似。
Alex:第一,疯狂备货,导致积压的库存和资金过多,最后遗憾离场。
第二,资金安全问题。
很多中国商家因为没有当地银行卡会找一些华人合作,但经常还是会遇到不法分子欺骗,建议自己到当地通过商务签或公司办理自己的收款渠道。
第三,切忌一开始就多类目铺货。
建议一开始先选择一到三个类目做到标杆,然后再去横向发展。
第四,尽量选择印尼语而不是英文,很多本土化的表达是翻译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