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稳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外企更加看好投资中国
国内消费持续回暖,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对外投资合作平稳有序……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7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商务运行快中趋稳、稳中向好,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持续回暖发展态势,对经济稳定恢复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增强,预计消费市场总体将会继续朝着回暖向好方向发展。
谈及下阶段促消费政策,朱小良表示,商务部将进一步完善促消费政策措施。在落实好已出台的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提振大宗消费等政策措施的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储备一批扩内需、促消费的新政策。同时,提升城市消费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着力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更好满足城市居民品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促进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深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此外,拓展传统消费增长空间。稳定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促进餐饮市场更快更好恢复。推动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支持鼓励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更广泛、更深入融合。营造浓厚消费氛围,指导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以节兴市、以节兴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货物进出口18.1万亿元,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7.1%、28.1%、25.9%,两年平均增长10.8%、11.3%、10.3%。
“以人民币计,1-6月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27.1%,规模创历史新高,这是全球范围内供给与需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全球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外贸在服务保障各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创造性实践中,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锤炼和成长。疫情导致国际市场出现了巨大的供需缺口,中国外贸供应链体系能够快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了各国各地区防疫和生产生活需要。
“中国已累计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3000亿只口罩、37亿件防护服、48亿人份检测试剂盒,对外提供的疫苗也已经超过6亿剂,为全球抗疫斗争持续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服务于各国民众居家办公和生活需要,中国外贸企业充分调动生产资源,提高研发设计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出口了大量的优质消费品。”李兴乾谈到。
展望下半年外贸进出口趋势,李兴乾说,从近期监测的情况看,约40%的外贸企业新签出口订单同比增长。预计外部需求回暖、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将继续支撑我国外贸发展。但随着去年同期基数逐步抬高,下半年外贸增速将有所回落,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全球疫情起伏反复、世界经济脆弱复苏。原材料价格高企、海运物流不畅等问题进一步挤压外贸企业利润空间,也影响企业接单意愿。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表示,上半年我国吸收外资快速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为实现全年稳外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商务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同比增长28.7%,比2019年同期增长27.1%。按美元计是909.6亿美元,同比增长33.9%,比2019年同期增长28.6%。
“无论是以人民币计还是以美元计,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都是近10年来同期最高,规模创历史同期最高。”宗长青进一步指出,从上半年数据看,外资大项目较多。上半年新设和增资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602个,同比增长81.3%,比2019年同期增长76%。广州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重庆博世氢动力系统、杭州赛默飞生物制药、上海乐高乐园等一批标志性大项目纷纷落地。东、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分别增长29.7%、33.6%和6.1%。20个省份吸收外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引资前6大省(直辖市)山东、浙江、上海、江苏、广东、北京分别增长61.9%、36.4%、35.6、26.7%、20.6%和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