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岛屋关店的背后,是日企在中国节节败退的缩影
昨天,上海高岛屋百货宣布将于8月份正式关店。
作为日本最著名的高档百货商场,成立于1831年的高岛屋(Takashimaya),最初是一家织品零售商,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2012年,高岛屋进入中国,在上海古北地区开设商场,特色卖点是独家进口大量的日本产品。
那么,这次,已经在上海经营了7年的高岛屋为什么要关店呢?据悉,主要是受国内消费结构、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实体店消费低迷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门店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做出歇业决定。据透露,2018年,上海高岛屋亏损达到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000多万元)。以日本公司的个性,如果一年两年亏也就算了,但是持续亏损这么大,是肯定要关店的。
其实从十多年前,大量日企就已经逐步转移生产基地了。最近中美贸易摩擦的局面下,越来越多的日企加快了撤退的步伐。下面是最近日企的一些转移动向,危机感可见一斑。
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就有近430家日资企业纷纷“逃离”中国,这里包括了鼎盛时期有超过1.5万名员工的奥林巴斯,有中国汽车启迪老师师的铃木集团,还有众多的电子巨头东芝、日立、松下等也都纷纷转移到东南亚。
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中国人力成本急剧增加、适龄劳动力大幅减少、各项原材料成本飙升、房地产成本也居高不下等。可以说,从“全球制造基地”的定位来看中国,已经不适合较为低端的加工产业。
如果跟现在日本的本土企业沟通,你会发现——大部分的日本企业和国民对于中国的印象都是片面的。坦白说,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目前正处在急剧变化的阶段,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消费者层次的复杂程度,连我们专业做市场研究的公司都无法用简单的报告就可以描绘!更别说,如何把目前中国的现状准确而全面的传达给日本企业和消费者了,难度是非常大的。
日企对中国的判断失准,以及由此造成的水土不服,本质上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日企保守的决策机制已经不适合中国市场迅速变化的现状。大家都知道,日企做个战略决策非常之缓慢,往往等到做出决定的时候,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原先的决定却已经落伍了。对应的策略也非常简单——日企的中国战略决定权应该前置,让那些能听到炮火的前线管理者做出决定。而不是传统的稟議流程!
2、对于中国市场的研究还是不够。很多年前,在日本能看到很多关于研究中国的书籍,也有很多研究中国的日本专家,可是近几年来,相信再牛X的专家都看不懂中国。不仅是政治上的,经济结构复杂度也超出任何经济理论的范畴。我们跟很多在日华人有交流,发现就连这些在日华人对中国国内的现状都是瞎子摸象,片面的印象非常致命。
3、大部分的日本企业没有真正扎根中国市场的决心。碰到一点困难就撤退,其实有很多策略可以解决当前的困境,抱定一个学习的心态,放下身段,或许是当前大部分日企应该有的姿态。拥抱中国的变化,用日企独有的特长变成一家“中国本土化”的企业。
高岛屋撤退,我们观察大部分的舆论,有人欢喜有人愁。大部分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我们觉得这是危险的。
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引入外资帮助中国发展是个重要命题。不可否认,这些日企在中国早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帮助他们继续留在中国。
比如坂急百货就在宁波准备开出新店,可是这个店是有中国某集团合资,这样的合作模式可能是未来的主流。日本输出技术和理念,由更懂中国的本土企业运营市场,相信踩到的坑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