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转战中东创业,才发现之前对这里误解太深
2021年下半年,我第一次踏上中东的土地,受制于疫情的影响,主要考察了埃及和阿联酋两个国家,考察期间,与许多深耕中东的同仁好友们进行了热烈而又真诚的讨论,可谓是对传统的中东印象耳目一新,彻底改变了我对中东基本面貌的看法。过去曾以为暴发户酋长们在这里不思进取,坐吃山空,如今看来这些酋长们的智慧不容小觑。
作者翁射超在迪拜
我分几个方面来谈谈过去的认知和现在的变化:
错误印象一:中东不宜居,不适宜发展产业
过去我的一个错误印象是,中东地区沙漠气候,天气炎热,不适宜人类居住,住在这里的人都是为了挖石油而来的。到了这里以后发现,确实如此,6-8月高温可以高达40多度,甚至50度以上。
但是这个不宜发展产业和不宜居的说法却经不起推敲,其一,大多数海湾国家的炎热季节主要集中在6-8月份,5月份和9月份的气候属于正常的夏季气候,而10月-4月份的天气相当不错,如果考虑到这里光照充足,没有阴雨天,那么这里的天气其实没比阴雨绵绵,冬季寒冷的欧洲和北美区域差多少。
海湾地区的冬季其实比想象中凉爽
其二,中东周围的南亚国家的夏季天气同样炎热,如果用这个理由推测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经济没法发展则是完全站不住脚,事实上恰恰相反,夏季气候同样炎热的孟加拉和印度过去10年的经济增速高居世界前15的行列。
下图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气候5-6月份的高温时期与以迪拜为代表的的海湾国家的6-8月的高温并无区别。
那么中东气候是否宜居呢,从过往阿联酋的情况来看,中东地区的气候对于两类人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一类是高纬度欧洲来的白领打工人群,在这里可以避免冬季严寒,享受同样的光照,同时领取不错的薪水,另一类则是来自中东周围国家的顶级富豪和高级白领,例如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富人都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中东置业投资,对于这些人来说,中东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本国并无太大差异,甚至因为海湾地区教育和医疗资源集中,其生活环境甚至大大优于本国。
换句话说,中东的气候,完全不会成为其障碍,中东国家也完全会在未来10-20年内,源源不断的吸引优质人才,在这里投资和工作。
错误印象二:中东缺水,限制制造业的发展
过去我在各个媒体经常见到这样的描述,中东地区降雨量小,许多国家因为水资源而产生边界纠纷,甚至引发战争;海湾富国靠巨额的石油美元兴建海水淡化设施满足需求,种树越多越代表有钱,穷国基本靠开采地下水活命。
事实真的如此吗?到达中东以后,现实情况则是完全相反,受益于持续多年的科技进步,海水淡化成本大幅下降,不仅海湾石油富国建立了非常充沛的海水淡化设施,不产石油的临海穷国也基本不大缺水。中东地区科技最先进的以色列过去依赖于滴管系统发展节约用水,如今接近80%的水量来自于海水淡化,每吨淡化水的成本仅为0.6美元(大致3.9元),我对比查找了深圳市生活用水成本,大致3.6元,深圳的工业用水成本大致1.8元左右。
沙特海水淡化公司SWCC采用反渗透技术,每天可生产 450,000 立方米的饮用水
除了以色列以外,其余国家的海水淡化成本也非常低,如今在海湾地区,不仅富裕的阿联酋遍地绿化,即便是相对发展水平较低的阿曼和埃及这些国家,都大力在沙漠里建设新城,绿化水平都大幅进度,侧面印证了低成本的海水淡化已经大大缓解了缺水状况的事实。
不仅如此,这些充沛的海水淡化资源正在让中东国家敢于做出更大的尝试:发展制造业。在埃及苏伊士运河边沙漠中建成的工业区里面,大量的转口加工的生产基地正在拔地而起,默默无闻的阿曼也在贫瘠的海边沙漠里面建起了工业园区,沙特阿拉伯则在靠近以色列和埃及边境的地区兴建一个世界级的高科技园区。
过去中东地区享受了转口贸易的巨大的地理优势,如此他们正在这个地理优势转变成下一个新加坡马来西亚,发展成下一个转口加工制造业中心。
下图为雄心勃勃的苏伊士运河合作区,利用地理运输优势,发展制造业:
下图为沙特阿拉伯沿着红海沿岸布局的高科技新城NEOM:
错误印象三:中东地区民风保守,宗教影响大
过去中东国家给我们留下的刻板影响就是,女性不上班,男性动作慢,出门不是顶着一块布就是裹着一层纱。然而笔者到达中东以后却近距离的观察到了力度空前的社会改革。
这层改革的春风首先来自于最为保守的沙特阿拉伯,2018年开始,受到油价下跌财政赤字的刺激,沙特开始开放就业,最直接的就是解放了女性(咋们别的国家70-80年前干过的事情),允许女性独自开车和独自出门,在部分区域,例如在阿卜杜拉国王城内,女性已经不需要带头巾了,甚至还在沙漠里面放起了女歌手都能参加的电子音乐节,很难想象这还是几年前路上还遍布宗教警察的国度。
另外一个典型范例,则是阿联酋,过去阿联酋就是中东改革力度最大的国家,如今阿联酋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外来的群体,从2019年开始,阿联酋开始向杰出人才发放10年期的黄金签证(基本等同于西方国家的永久居留权),疫情发生以后,黄金签证的申请条件进一步宽松,大大方便了科技行业人才的引入,如果说未来的几年,阿联酋变成一个全球医疗研发的中心,我想可能也不是一个意外。
图为参加沙特MDL音乐节的女子们
错误印象四:中东政府专治极权,不思进取
过去的海湾地区皇室执政,思路保守,以维护皇室的权益为主,但是如今这些皇室统治者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迎接挑战。追溯过去半个世纪的东南亚和东亚的发展经验,一个强有力的长期执政的稳定政府,连贯和积极的经济政策,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发展动力,而这些恰恰就是中东地区具备的条件。
如果把全球的新兴市场做一个类比,我们会有更加明确的结论,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南亚,在这些区域中,除了东南亚国家深得中日韩发展的精髓以外,剩下的地区中不同程度存在问题,拉美大多数国家长期存在民粹执政的问题,例如巴西,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等国,政府过度关注短期利益,牺牲长期发展;
非洲地区则是政变和民族纷争家常便饭,选举舞弊也是层出不穷,近期被誉为非洲版中国的埃塞俄比亚发生内战,接近1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打下的基础全部被一场内战打回原形,充分证明了政局稳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
对比下来,中东和南亚地区基本属于政治环境领域仅次于东南亚的地区,均属于开明的强政府,具备较强的政治稳定性和持续对外开放的前景。
错误印象五:中东人好吃懒做,人口红利被白白浪费
过去大家普遍持这种观点,事实上这个情况仍旧广泛存在,但是究其原因,最大的还是来自于中东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导致大家养成了不劳而获的观念。类似于中国的江浙地区和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一旦资源减少,采用恰当的政策鼓励以后,这些劳动习惯也会顺利改变。
但一个人懒不懒,主要由制度决定,我们比较看的清楚的一点,就是中东地区雇佣了大量的南亚劳工,这些南亚劳工在南亚地区非常慵懒,往往不愿意加班,工作效率低,主要受到英联邦法律的影响,但是同样一批人到了海湾国家以后,日夜加班,也没有怨言,说到底还是制度的问题。只要政府有持续的制度更新的能力,那么这个劳动效率这块也会有稳定的提升。
此外,中东地区善于使用周围区域的低成本劳动力也是可圈可点的亮点,通过大规模使用的南亚和阿拉伯劳工,即便是富裕如新加坡和美国的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国,其用人成本十分低廉,最低的劳工成本可以控制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每月左右,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本国居民高收入,底层用工成本低的现象。
同时,全球别的区域的受教育群体,出现了大量的人口负增长情况,而在中东地区,人口红利仍旧会长期存在。根据我们的大体预测,中东地区会在未来30年保持超过30-50%的人口增长率,而同期的东亚地区和欧洲地区普遍会出现人口负增长,拉美地区和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增速也会大幅下降;唯一与之可比的非洲地区,人口增长虽然迅速,但是大部分是非受教育人群,总体来看,中东地区的人口红利是非常长期和有利的优势。
总而言之,我对中东的新印象就是政局稳定开明,经济持续革新,社会逐步开放,资源限制放开,具备长期稳定的发展前景,是一块不可多得也不容忽视的宝地,也应当成为出海的企业家必须关注的重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