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跨境“智”时代商家大会】如何利用 AI 实现 亚马逊/TikTok 销量逆转? 点击报名>>>
最早这个词,是源自于水利行业,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流经封闭管道或明渠有效截面的流体量,简称流量。后来,互联网行业的人认为:用户访问网站,就像流水,来来去去的,如果能做一个机制留住那些优质客户,岂非可以商业变现?于是各种各样的会员机制、付费功能、营销体系五花八门的催生出来。这些用户本身的行为,就可以称之为“网站流量”。
通常说的网站流量(英文名:Traffic)指的就是网站的访问量,用来描述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所浏览的网页数量等指标,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网站的独立用户数量、总用户数量(含重复访问者)、网页浏览数量、每个用户的页面浏览数量、用户在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等等指标。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也是一样。无论你是做独立站,还是亚马逊乐天等B2C平台,提高访问量、提高点击率转化率,那都是运营最起码要做的事情。可以说,没有流量,运营页面做的再好也没有什么用。犹如幽谷花香,无人知晓。但是,过分追逐流量,却也是舍本逐末。中国有句古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人知。闹市口,人来人往,可以比喻为“流量”,但是页面一般,价格没有吸引力,估摸着也很难卖的出去。但如果产品过硬,品牌力足够强,纵然不在江湖,江湖上也有慕名而来的“流量”。所以说:流量的本质还是“留”。留得住的流量,才是真流量、好流量。留不住的都是打个吆喝,花了钱也可能没啥回报。所谓“留”,就是留存率(点击率),接着就是订单转化率,最后就是复购率。这三个数据指标,是运营人员时刻要牢记的,也是评估一个运营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先谈第一个问题,电商流量有哪些?
我们以日本亚马逊店铺为例:
一个亚马逊店铺,商品信息正常发布之后,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亚马逊站点的搜索引擎数据库里,一旦你设置的关键词能够被搜索到,就会呈现在搜索者的视野中,这时候,他可能选择点击进来,也可能点击其他,也可能一眼不看换词搜索。影响他做出这些行为的因素可能有:图片、价格、文字描述、排名等。但是这些搜索过来的流量,就是卖家们最喜欢的自然搜索流量。
流量如果按照付出的价值来划分,可以简单区分为:
・免费流量
・付费流量
自然搜索流量,基本就是免费流量(打了关键词广告的就变成付费流量了)。免费的流量肯定最受欢迎,因为没有付钱就获得了成交,利润率肯定更高一些。
当然,亚马逊平台还有很多免费的流量,比如排行榜流量,但这个比较难,要卖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上榜,在日本,排行榜的流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消费者比较喜欢和看重。比如活动流量,只要你报名亚马逊各种各样的活动,平台会给你推一些流量过来,前提肯定是要满足平台条件,比如DOTD秒杀活动,就要求价格很低折扣。
如果是付费流量,除了站内的广告要花钱之外,站外很多推广也是付费的。评估广告效果的,在站内叫做ACOS,在站外一般就可以用ROI这种指标。
我们用了这张图来描述亚马逊店铺的流量构成,就比较简单清晰了。对于一个运营人员来说,摸清楚站内自然流量的提升办法,基本就算入门了。如果能够把广告也打的好,基本就算是非常不错的运营人员。如果连站外推广都很精通,ROI数据很好看,转化率高,花费少,那简直就是一个优秀的精英运营。
但现实是很残酷的,我们也见过很多日本亚马逊的运营,可能连上架都还不大利索,就想立马把广告开起来,咔咔的花钱,幻想着呼啦呼啦的出单。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长期在这样的运营逻辑下工作,只会越来越依赖广告,最终这个店铺根本赚不到钱。
流量本身其实并不复杂,但一定要研究这个流量背后的“他是谁”、“他想要什么”、“他会怎么找到我”、“我如何吸引他”、“我如何留住他”,最终的结果是“我如何让他成为我的粉丝,长期在我这里买买买”。
此图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问过一些跨境电商的大卖:能把销售额拉高的主要秘诀是什么?黑科技吗。大部分老板的回复都是:也没什么秘诀,价格降下来,广告拉起来,自然而然就能做大。
这话,我是半信半疑的。信的是:电商运营的底层逻辑确实是价格和流量。有所疑问的则是:除了这两个杀手锏外,一定还做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工作。
价格降下来我们额外再说,因为价格的本质是供应链的深度和效率。但是广告只是拉起来就能做高销售额?菜鸟可千万别信以为真。事实上,广告拉起来的前提条件是:转化率真的非常不错,才允许增加广告投入。如果转化率很低,你还拼命投广告,几乎百分百就是亏钱赚吆喝,意义何在?
拉流量一定要建立“转化机制”,也就是“留”才是放大流量的底气。任何留不住的流量,本质都是浪费钱。
店铺运营的转化率相关指标
事实上,很多运营人员为什么三四年了还只会做做页面上上架?因为没有建立“运营的逻辑方法论”。底层的运营逻辑就是要“根据用户的习惯和行为路径,制作有吸引力的页面,确定有竞争力的价格,帮助用户决定快速下单和支付,洄流机制确保可以复购”。学会看数据,学会从数据里判断运营的漏洞并可以迅速补上,这是一个运营人员的基本能力。很多运营每天都是“看似在忙,实则瞎忙乎”,甚至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的产品和页面哪里做的不好,也抽不出时间去做改善,这是典型的没有做好时间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表现。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都是需要紧绷在脑海里的事情。过于沉溺于紧急不重要的工作,就会毫无结果,功劳没有,苦劳其实都算不上。要建立流量的“转化机制”,除了前面说的“关注运营指标并完善基础运营工作”之外,还要制定各种营销机制,比如,乐天平台的积分体系、优惠券等,都可以让用户实现二次购买。如果是独立站的话,就更加需要建立会员体系,在会员积分、会员关怀、会员权益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这是运营的要求,同时也是一个品牌战略不可缺失的环节。当然,流量的各项指标,还有一个“精准度”的要求,比如,某一阶段你的转化率有30%,听起来很吓人吧?一看用户数只有10个,其中3个下单了,这种转化率其实不准确的。随着分母用户数的扩大,这个30%肯定会持续下降,如果到了1万个用户进来,还能保持10%的订单转化率,那就厉害了,完全可以放手做广告,持续放量一定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刻舟求剑不可取,做运营一定要“与时俱进”,要尊重行业规律。
总的来说,建立流量思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流量人人爱,但“转化机制”真的最为重要。我们经常听一些大V说,要有流量变现思维,要转到私域,这是国内电商的玩法。在做日本电商的时候,私域有些时候没那么容易实现,这个时候还是要回归“产品价值”或者“品牌价值”本身。
如果能“留”,且能留下相当多的流量,那么流量投放这件事情就有了价值。
事实上,运营体系是个非常复杂的指标,根据每个公司的战略和阶段不同,打法都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也只是根据一些大致的通用情况描述了一些误区,不尽之处,敬请辨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