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亚马逊要回多扣除的广告费?-开英文Case
如何找亚马逊要回多扣除的广告费?-开英文Case
今天来上班的第一时间,和往常一样,打开后台,查看各项数据,马上就发现了某个数据存在非常大的异常,于是趁着美国团队还在上班,马上不停地开电话Case,写邮件Case,说明广告组可能被恶意点击了。
Case是怎么开的呢?
列清楚广告活动组,广告组,超额点击截图,超预算点击截图,CTR反常截图,以前才不到5%,现在却13.7%了,完全反常了。反正有多详细,就有多详细。可惜电话打了半个小时,还是没人接听。
于是马上打电话给中国团队,大意,让她帮忙在之前那个未分配的Case中帮忙说明原因,让人尽快跟进。并且承诺:真心非常感谢你的帮助,等下一定给你点击五星好评。
到了下午,Case终于有了回复,被多扣除的钱,也就返回到了账号。
通过这封美国广告团队的邮件可以得知,通过他们的调研,证实确实是被恶意点击了,钱会退回来。
第二点,广告组中的每日预算,实际上应该是每月预算,也就是假设每天预算为100美金,而第一天只点了50美金,第二天是能够点150美金的。这样平均下来也是100美金/Day了。
瞬间觉得设置这套扣费机制的工程师简直太厉害了,让人误以为是每日预算,最后原来是每月预算,没有询问过这个规则的话,就会一直以为每天只要不超过每日预算就好了。
虽然这个规则在半年前就听说了,但是依然还是非常设置这套赚钱机制的人。
PS:总结下,坚持每天第一时间查看店铺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开Case解决,还是非常重要的。亚马逊作为一个非常大的数据公司,程序员再厉害,也很难保证自己不会出错了。更何况亚马逊这个网站是个跨国多文化交融的大公司,从这个角度思考,不出错,完全不可能了。
同样一个指令,对于不同文化的人来说,可能各自的理解会完全不同了。
一直以为这个邮箱是个摆设,从开始从事亚马逊开始,就曾知道过这个邮箱,但是一直都感觉这个邮箱就是个摆设而已,亚马逊的大BOSS能够有多忙呢?我想这个邮箱肯定是由亚马逊的总裁办在登陆了。
从来没有觉得这个邮箱有啥真正的用途,因为听到的坊间传闻都是,发了都石沉大海了。
而今天Sunny互促成长汇的YF,在周一的时候被黑客袭击亚马逊账户,但是通过给JEFF发了一封邮件,今天被黑的3000多美金又被亚马逊退回来了。而且亚马逊回复的第一句话是,Jeff本人收到了你的邮件,特意委托我处理这件事情。
万能的姐夫,在关键问题时刻还是非常给力的。
是不是大家在之前都和我一样的想的,觉得大BOSS肯定很多人找,于是就不怎么敢发邮件给姐夫,结果实际上,能够找到姐夫的人,并不是很多了。
PS:以后再遇到很复杂的问题,记得抄送邮件给JEFF了。
由于过去一整年查账的经历,让我一看到后台的数据,就能很快的发现反常情况,然后马上开Case解决清楚。
通过过去这么长时间的经历,那么账目该如何查呢?
通过数据报告-付款-日期范围报告-生成报告,点击汇总或者交易明细,那么就能清晰地知道近段时间的交易情况,以及各项收支的占比了,时间长了以后,各项基本的占比,应该心里应该都是有个概念的,或者自己在定价的时候,直接将每个成本部分的占比都列出来,做一个标准。
等标准做出来以后,再对照实际所产生的费用,就能一眼看出差异在哪了。
比如说,佣金+配送费,一直的占比都是20%,突然有一天,发现占比达到了40%,一定是佣金或者配送费的支付比例发生了异常,再去分析查看下这个板块的数据就非常的清晰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把这个发现的结果告知下客服,让客服小姐姐去帮忙查询各究竟。
周一想到的一个idea,昨天又通过思考,细化了一些思路。
加入站外Facebook维护小组,又多了一些思考。究竟是那些人可以加入站外Facebook维护小组?而又需要哪些条件,每天每周每个月,主要都需要做些什么事情,我希望将这群人聚在一起干什么?
首先,得要对维护打造站外这一块是有兴趣的,如果平时连Facebook都不登录,让下载多一个相关的软件,觉得会浪费手机内存等,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加入维护小组了。
第二,我会将我目前所知道的,学到的一些小技巧全部都毫无保留的分享出来。
第三,我会分享,我付费学习收集的一些相关资料。
相信,只要按照这个速度,至少和我一样的执行力, 每个人做出一个像我的Facebook一样活跃的账号,那么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因为我在学习,以及购买这些站外资料的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成本,除了找有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分摊以外,我还希望能够和我拼团,一起节约成本。拼团费用:199/人。
所有加入的小伙伴,将会得到以上提到的所有相关资料。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真正的愿意,每天在Facebook上一起构建一个真实活跃的小社区,最起码,我们这几十个人自己家需要推的产品,是完全不需要中介,就可以搞定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构想,从一个想法出来,到最终能够做出什么样的结果,都需要时间的检验,才能知道通过时间的积累以后,能够酝酿出什么样的果实。
By the way ,如果各位能够提供站外Deal相关资源,或者希望找这方面资源的小伙伴,都可以加入到这个QQ群:651250790.希望这个QQ群,能够通过和美工群,物流群一样,同样的快速的聚集一批站外Deal的服务商。
如果你也想加入亚马逊站外维护小组,请添加我的微信:854115679。(备注:地区+产品/站点+昵称+对站外有兴趣),并转账199给到我。 Facebook维护小组,为了方便管理,只允许20人加入。采用先到先得的方式。
今天随手翻的一本书《传染》
这本书看名字会误以为是医学方面的书,当然肯定我不是对这个板块有兴趣了。传染其实是美国的作者乔纳 伯杰写的一般社会影响方面的传播学书籍。(不知道理解对不对)
看完以后的个人第一反应,就是更加容易理解亚马逊测评,以及网红奶茶店找人排队这些问题了。
比如同样的两家餐厅,一家店门庭若市,一家店门前冷落鞍马稀,相信一般来说,都会愿意去人潮涌动的那家尝试了。
书中提到了哪些有意思的实验呢?
第一,上课次数越多的女生,在大家眼中魅力越大。
第二,社区的音乐选择,为了发现流行音乐的共同点,其实每个社区板块最受欢迎的音乐选择,其实和最开始加入每个社区的人的喜好,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一个班级,先进来的人,喜欢流行歌曲,后面突然来了一个喜欢古典乐的人,由于社会影响,都会不好意思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联想到现实中的例子,比如说大家一群人去吃饭,本来想说点某个菜,结果前面的小伙伴,都说某个菜还是最好不要吃了吧,在这个时候,可能也就不会选择那个自己内心本来想选择的了。
摘自书中:
某些事物的流行真的突如其来,就好像流感病毒一样,短时间内就传染了无数人。
人与人之间到底是存在某种共通的审美与乐趣,还是彼此间默不作声的影响在低调发力?
人们之间存在某种隐秘的相互影响的力量,这点相信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读完这本书,还是会觉得这种社会影响的力量之大,实在出人意料。
从众也好,标新立异也罢,这两种常见的反应也都只是寻常反应,而不是罪过。
所以没必要厚此薄彼地盲目追求某种态度,合理利用这些社会影响,让我们离想要的生活靠得更近,会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