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意也有宽阔的天地,吸管大王楼仲平的传奇:把单品利润0.0008元的企业做到世界第一
亲爱的梨粉们,看这里吖!!!
一定要将公众号 设为“星标” 哦~这样就再也不怕错过我的任何消息啦。
我是超级爱码字的雪梨宝宝:外贸新秀,业界卷王。
每天8:00准时给大家推送最专业最全面的外贸干货文章🌹
更多精品文章请查看博客shelleydigital.com
今天跟大家分享吸管大王楼仲平的故事。
从一个贩卖小商品的商贩,到创造出有品牌的吸管;从起步的艰辛,到在危机中迎来启示;将原本不引人注目的小商品,打造成引领行业的“国际范儿”。如今,这个被誉为行业“隐形冠军”的企业,为何仍在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企业与个人的双重成长,前路何方?
“吸管大王”楼仲平,出生于浙江义乌,在1993年底创建了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通过数年的精心经营和及时的转型,他将公司打造成吸管行业的“隐形冠军”——全球吸管产业三分之二的知识产权、专利权和著作权,几乎都来自于双童提供的实际支持和验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楼仲平和他创建的“双童”公司一直秉持着适应和改变的原则,贯穿了数十年的成长历程。
我找打了双童的英文独立站
在成为“吸管大王”之前,楼仲平曾经在商业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手挑货郎担在中国的大半个地方奔波,甚至曾经到达过遥远的新疆喀什。直到1988年义乌撤县建市,经济政策从农业为核心转向了明确的“兴商建市”。同年,楼仲平回到故乡,偶然涉足吸管行业。
楼仲平虽然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在商业机会方面却具备敏锐的嗅觉。初次办厂时,他连通知都不会写,然而他立刻采取行动,开办厂、注册商标、制定《聚丙烯饮用吸管》行业标准,甚至后来申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证,最终成为全球吸管行业的领导者。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义乌的小商品出口蓬勃发展。然而,双童在日益壮大的出口贸易中面临新的问题。面对全球文化碰撞和产业竞争,楼仲平认识到仅仅在技术方面进行改进是不够的。他意识到在义乌独特的人文环境下,培养并留住工匠人才、建立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需要更深远的管理变革。
义乌小商品市场
在楼仲平看来,如今的双童是一家“工匠企业”,实际上受到日本经营文化的影响。在早年与海外客户合作时,楼仲平深刻体会到日本的企业文化,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内心“商业乌托邦”的雏形。
从2002年开始,他开始在双童推动这一理念,建设一个可持续的“花园工厂”,注重节能、雨水收集、废水处理、中水回用、余热采集、热水采集、屋顶绿化等多方面。他致力于打造一个既适合员工工作,又适合他们生活的社区化人文企业。
楼仲平的企业发展之路不断变革,受益于义乌高效的市场环境和开放创新的商业文化,以及多年来浙商精神的熏陶。楼仲平逐步找到内在的“小客户原则”、“家文化”等适合双童土壤的经营思维,同时通过提高硬实力,为企业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然而,在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时期”之后,楼仲平发现了潜在的危机——在销量占比第一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发展和利润增长的极限。他认识到双童未来的发展不在于吸管之外的某一个产品,而是在义乌独特的人文环境下更大的创业空间。
因此,楼仲平产生了转型的基本思路。同时,他向其他优秀企业学习,比如“人单合一”和华为的“铁三角”等管理智慧,最终找到适合双童发展的新路径:回归自组织,突破吸管主业,挖掘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形成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目前,双童总共涉足十多家创业体,涉及外贸、传媒、文创、科技等多个行业。与此同时,楼仲平也实现了从企业家到“管理讲师”的角色转变,创业体之一的双童商学院以其管理理念输出为核心,每年吸引约两万名学生。此外,他还致力于搭建和运营自己的新媒体矩阵,双童与楼仲平IP下属账号已经在网上积累了数百万的粉丝。
如今,扎根在义乌的年轻人经历着楼仲平曾经的不安和对改变的渴望。对楼仲平来说,如何满足年轻创业者的需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通过以小博大,吸引更多年轻人,留住更多人才,这是楼仲平正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他正在实践的理念。他说:“以组织带动创业、推动创业,应该成为中国未来鼓励创业的一种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