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锐社:跨境电商不止有亚马逊
![](https://img.amz123.com/upload/avatar/202210/1665237557552.png)
随着跨境市场的不断升级对于国内卖家来说,竞争必然是越来越激烈,道理很简单,池子就这么大,玩家不断增多,捕食者的增加,捕食的难度也必然一步步增大,有些卖家在唱衰利润缩水,有卖家也抱怨亚马逊越来越难做了,2019 年亚马逊的新政策也让许多卖家头疼不已。
亚马逊政策趋严
亚马逊合规审核越来越严,对于小品类卖家十分头疼,全网大封号是常事、各类提交不完的二审资料、钓鱼执法也越来越多,运营难度不断提升。平台内部的自营号挤压着小卖家,亚马逊再也不是只要上架个产品就能挣得盆满钵满的年代了。
如果可以做量化,19 年运营亚马逊的难度至少要比 14 年高3 倍以上,若是品类没有选好,运气不好的卖家,可能几年下来店铺都毫无起色。
贸易形势严峻
国际贸易形式跌宕起伏,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跨境卖家来说,贸易战背景下,征税范围的扩大和消费税的起征会增加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海外仓备货要更加谨慎,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库存积压,资金无法周转。
其次,贸易战引起的其它间接因素影响也被放大,汇率波动,物流、清关、仓储等环节效率的降低,而这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跨境卖家的命脉。
竞争越演越烈
亚马逊上僧多粥少,竞争尤为激烈。各类别竞争层出不穷,对手恶意上差评、恶意跟卖,甚至打着亚马逊推广的公关公司,私下拿客户的商品开店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好在外国买家对于差评这件事儿没有这么在意和上心。
跨境这个行业平台越稳定,难度就越升级,亚马逊就像是小公鸡长大了,拔毛越来越难。
对于卖家来说,只有做到持续吸引消费者,沉淀自己的用户群体,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时了解自己的客户群体。即使离开了亚马逊,客户也会找上你,这里的品牌并不一定是产品品牌,包括你的服务,你的反应效应,等等都是一个店铺IP打造的过程。
虽然亚马逊已经红海,但是新平台、新渠道的不断涌现给很多新卖家带来了更多机遇,东南亚和印度等新兴市场排名前五的电商平台都有真实不错的交易量,并不是只有亚马逊能往国外卖东西。摸清各个平台规则,把握当地用户消费习惯和特点。选准针对当地市场和目标用户的产品,没有亚马逊跨境电商依然风生水起。
入驻平台的同时,同时运营自己的独立站和社交媒体,通过独立站、社交媒体和第三方平台结合,互相引流,优势互补打造自己的品牌销售渠道,管理客户,将第三方平台的客户尽可能沉淀到独立站。对平台的依赖则会越来越小,当平台出现政策调整,算法升级或突发事件,卖家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多平台、多站点布局,是有效降低风险也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
第三方平台和独立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把所有的身家都放在同一个渠道上是十分不明智的,当平台真的发生政策调整或者平台自己开始运营自营号的时候,你产品即使有再大的竞争力也敌不过平台的力量。平台一旦以盈利为导向了,所有产品优势尽失那时才开始想到去开拓别的渠道,已经为时过晚。
现在跨境电商的购物方式越来越倾向于内容化,好内容,好故事,那么他绝对有很强的优势。要通过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社交平台运营来带动产品和粉丝的积累沉淀,发布关于产品介绍的优质内容,引导用户参与。将你的潜在用户都聚集在一起,引流到自己的独立站。以此方式获取的用户,忠诚度和转化率都非常高。
要获取更高利润、平衡平台的风险、我们就要应该考虑多渠道多平台运营。当跨境电商风口在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布局独立站也成为转型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