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亿元交易额平均9件投诉|3·15前夕,宁波保税区发布进口商品放心消费年度报告
法国的葡萄酒、西班牙的橄榄油、澳洲的奶粉、日本的尿不湿、化妆品……随着贸易便利化和跨境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商品,正以更快捷的速度进入市民的生活。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消费者对于来自遥远异国商品的质量颇多顾虑。比如,这些进口商品来源渠道是否正规、合法?有无假冒伪劣?
昨天,宁波保税区市场监管分局、保税区消保委联合发布《2018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放心消费年度报告》,全面梳理了去年保税区进口商品的消费特点和投诉情况。据悉,该年度报告在国内有关进口商品消费领域尚属首份。
【进口量】
肉类和水果成倍增长 粮油和葡萄酒下滑
保税区进口商品不仅供应甬城,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往来以来,已成为国内进口消费品的重要“源头地”和“集散地”之一。
去年,宁波保税区全年跨境交易量单量高达5699万单,同比增长86.2%,跨境交易额98.6亿元,同比增长81.5%。“双十一”当日交易单量达547万单,交易额10.7亿元,位居全国试点城市单个区域之首。截止2018年底,该区聚集跨境电商试点企业共571家,跨境备案商品超34万件,累计跨境交易金额突破220亿元,消费者遍布全国,人数超过4300万人。这么多进口商品通过保税区进入国内,哪些商品最受欢迎呢?
据了解,截止去年底,保税区进口生活消费品实现交易额120亿元,增长20%,其中,以美洲车厘子等为代表的水果类食用农产品,进口量和进口额双双大幅增长,分别达到192.2%和329%,另外,肉类进口额和进口量也大幅增长,分别达到503.9%和601%。
进口量同比出现下降的生活消费品是葡萄酒和粮油。2018年保税区葡萄酒的进口量同比减少8.4%,粮油进口量同比减少13.6%。
【找问题】
去年投诉量超千件 总体仍在合理范围
报告显示,2018年度,全区共受理进口商品消费者投诉咨询1100件,同比增长67.7%,首次突破千件大关。而从2014年到2018年,保税区受理的投诉举报年受理量增长了12.8倍,年均增长率达到90%,总体上呈现明显的高速增长态势。
分析认为,投诉举报量的高速增长与保税区进口“大通道”建设加速、进口商品交易量和覆盖消费人群数量的增长,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去年,保税区全年生活消费品进口交易额达120亿元。自2014年以来,随着进口商品交易额大幅增长,投诉举报量也随之增长,但进口商品消费环境总体安全放心。据测算,全年因进口商品消费产生的投诉举报比例大约为9件/1亿元交易额,总体比例处于比较合理的极低区间范围。
在1100件投诉举报中,因网购产生的投诉举报991件,占比90.09%,其中以天猫、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各大知名电商平台网络经营行为为主,少量涉及自营网站平台及微信商城。但从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看,全年跨境电商类投诉举报仅21件,相比于2016年的293件、2017年的396件出现了明显下降。
【谈关键】
广告宣传违法突出 内在质量总体安全
报告显示,进口消费品的广告宣传违法情况相对比较突出,全年683件,占比达到62.09%;商品质量类投诉举报未现内在品质问题,全年受理商品质量问题投诉举报119件,占10.82%,主要反映产品标签、标识不规范等问题;进口食品类投诉数量不少,但极个别涉及安全投诉,全年共计受理进口食品类投诉举报292件,占总受理量的26.55%,主要问题涉及无中文背标、进口保健类食品广告宣传违法等问题,食品内在品质类投诉极少。
与此相参照的是,2018年同期,市场监管部门共计抽检进口食品120批次,总合格率98.33%,内在质量合格率99.17%,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食品标签。结合全年抽检情况综合来看,保税区以进口葡萄酒为主体的进口食品质量品质,总体安全稳定;网购投诉举报占比高,跨境电商投诉举报数量明显下降。宁波市保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强化放心消费“供给侧”各项基础建设,探索创新消费维权工作新机制,推出并唱响“进口商品源头地、放心消费示范区”的区域消费品牌,全力助推保税区进口商品“大通道”建设。
内容综合自现代金报、宁波保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