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中小企业将主导世界贸易,跨境电商是趋势的体现
7月14, “2017深圳跨境电商出口峰会”在深圳举行,大会围绕跨境电商趋势、新兴市场、物流、财税等主题进行了探讨与分享。
会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专家、对外经贸大学王健教授作了《2017年跨境出口的复盘与展望》,他表示,当前,很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个人消费者都已经参与到国际贸易中,跨境电商平台把诸多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连起来,形成了普惠贸易的发展趋势。在未来,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将更多取决于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恰恰体现这样的趋势。因此,在中国甚至全球探讨新型的监管方式和监管创新,这些监管创新要不断适应全球普惠贸易的发展趋势,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参与到国际贸易中。
文章为其讲话整理稿。
十年前,跨境电商就从深圳开始,很多深圳企业已经慢慢涉足于跨境电商领域, 2014年开始,中国的跨境电商开始飞速的发展,此后,全球国际物流发生了一些革命,现在碎片化的贸易使得传统集装箱货运、海上运输,虽然也是门到门,实际上是集装箱门到门,而现在的货物远远已经不是像集装箱这样大宗货物的进出口,很多的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人消费者都参与到国际贸易中。
跨境电商是一个全球消费者驱动的时代,全球贸易、投资都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所以很多人在解释这种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缓慢增长甚至停滞时,很多人还是用传统的经济学思维,认为这是西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还没有消退,或者是西方主流的全球市场还处于没有复苏的状态,而实际上你如果看全球消费的数字,特别是跨境小包碎片化的贸易数字,实际上从传统的贸易数字上是看不到的,而是从物流或者是跨境电商的平台上你会看到每年的增长速度都是在30%以上,特别是今年,商务部在发布《中国电子商务报告》的时候,其中有一个跨境电商的报告,官方角度没有公布跨境电商2016年的数据,但是从各个咨询机构所传来的数据,回顾2016年,大家基本上把跨境电商去年的数据定位在6.7万亿元。
现在小包物流碎片化的贸易,无论怎么统计,这个数据都是不准确的,都是估算,我没有过分的强调这个数据以及这个数据的意义。如果去看我们的贸易,把所有的跨境电商理解为对传统国际贸易的一种创新,或是跨境电商应该理解为更广泛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门到门的小包针对消费者的运输和针对消费者的销售,而实际上6.7亿所包含的,很大程度上是所有贸易环节中包括交易前的信息撮合、交易中的网上买卖,包括满足政府合规要求的交易数字。
所以严格的讲,整个跨境电商各个环节,实际上跨境电商已经包括了传统的国际贸易B2B,也就是进出口商的部分。现在没有进出口商不使用互联网,跨境电商还要包括新型的国际贸易中创新的那部分,就是碎片化针对消费者这端,可能是我们看到的国际贸易最具有创新的这部分,而这部分恐怕也没有官方的统计能让大家满意,因为传统的国际贸易还好统计,新型的国际贸易消费端很大部分是走的灰色通道,包括政府在这方面实际上也很纠结,去年到今年推进跨境电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推出跨境电商的试点城市,这是海关针对保税特殊的进口模式,消费海外消费导入国内的导向,杭州启动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而这个实验区恰恰就是在政策上更多的导向监管、创新,特别是海关物流的创新,能够让我们更多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特别是网络途径把产品更多的出口。
2016年4月8号出现“四八新政”,“四八新政”是政府、财政部和其他部委在讨论跨境电商政策出的税收政策,这个税收政策一出现,业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对跨境电商来讲,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参与者来讲,甚至对国际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震惊,主要是这个政策做了一系列的税改和通关方面的限制。当然,我们也不能讲这个政策就是百分之百的限制了跨境电商,实际上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把跨境电商的政策,企图把它更加的规范化,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我的判断和分析是,政策的制定者对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实际上还没有有效的把握,政策的制定也处于摇摆和不定。
欧洲把22欧元的免税额度取消了,反映的欧洲在跨境电商方面的态度和判断,美国做出了与欧洲截然相反的行为,美国把之前200美元以下免税的额度提升到800美元,这是去年年初美国做出的规定,意味着800美元以下所有的小包货物,美国对全世界免税。这个政策恰恰就体现了美国对跨境电商的判断,这个判断恰恰体现了跨境电商在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虽然做了政策的调整,你会发现我们的出口政策除了一般贸易以外,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途径,包括“9610”碎片化的新海关政策。
进口除了一般贸易以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监管方式,这些监管方式或多或少的让我们的跨境电商出口和进口有更多的渠道,我们面临的时代和以前不一样,以前做进出口的时候,只有进口商、出口商,现在很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现在的贸易渠道比以前多得多,除了正规的进出口之外,甚至个人、代购、个人旅行都可以把1万亿消费在海外,现在还有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碎片化的贸易呢?我想很难,特别是我们看到最近几年的跨境电商的发展,我们把它进一步总结,去年我们把它总结为全球贸易出现普惠贸易的趋势。
普惠贸易不是我们以前讲的传统贸易的普惠制,也不是我们讲的传统贸易当中所谓贸易的包容性增长,国与国贸易的不平衡,我们的普惠贸易更多体现的是全球贸易门槛在降低,贸易的进入门槛在降低,特别是跨境电商平台,包括阿里巴巴、亚马逊、敦煌、eBay等这些平台,把诸多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连起来,形成了普惠贸易的发展趋势。实际上普惠贸易并不是有了跨境电商才有普惠贸易,全世界的小企业,中小微企业,从义乌到全世界,义乌的商品传递到全世界,以往很多都是所谓的灰色渠道,这种个人、小的微型企业把义乌产品带到全世界,使得义乌成为全世界的、国际化的商品批发市场。而实际上现在跨境电商的发展比义乌当年外商、中小外商到义乌来还要厉害,更能够把中小微企业和国际的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拉近,就像我们在深圳也好、在广州看到这么多中小微企业,在运用这些平台,直接把产品、厂家和国外消费者对接,运用平台的数据和物流的整合把产品带到全世界。
阿里巴巴曾经有一个梦想,让物流和消费者在72小时就可以达到全球的送达,因为物流的整合,我想实现这样的梦想或许时间不会太长,特别是 “一带一路”建设让跨境电商找到新的发展方向,阿里巴巴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发展报告》中,已经看到了“一带一路”五到六十个国家,跨境电商的平台都有相应的交易,也就是说跨境电商会助力“一带一路”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不仅把中国的产品卖到这些国家,而且帮这些国家的中小企业把产品卖到全世界。跨境电商肯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因为只有网上、网下的商品和交易互联互通,才会带动“一带一路”各国家的建设,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一带一路”国家新的经济增长。
如果你考察这几年,特别是去年,跨境电商在国内,在国际,都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去年我们接受联合国的委托,专门给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撰写一个报告,最后由阿里研究院联合国际贸易中心在斯里兰卡发布,专门介绍中国的电商对于亚洲国家的发展机遇。去年12月份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了中德跨境电商高级研讨会,两天的时间在德国的经济部与他们探讨跨境电商给德国所带来的机会。作为跨境电商的研究者,我们也注意到从今年开始,跨境电商已经列入了“一带一路”的建设。
我们希望两个层面为跨境电商做总结和推广,第一,总结企业的实践,平台和企业经常是低头干活,很少抬头看路,我们需要总结。另外,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出现所谓的人才短缺,我们致力于变成可以让学校和从业人员传授的知识,促进人才建设,不仅中国,还要在全世界。
我在《瞭望周刊》的文章中提到,在中国甚至全球探讨新型的监管方式和监管创新,这些监管创新要不断适应全球普惠贸易的发展趋势,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跨境电商,让政策制订或多或少能向这方面进行倾斜,包括实现个人消费者能进入跨境电商进行采购、销售,包括复杂的税收体制,复杂的监管流程怎么样简化、怎么样便利化,包括税收的统一,不同渠道和不同的税收计算方式让企业很头疼,为什么不能推行统一的税制,为什么不能让全球实现所谓的低值货物免税,就像美国800美元以下全部免税。
马云提出的eWTP,就是让全球的贸易,对于中小微企业和消费者能够更多的得到好处,因为毕竟我们在现在的全球经济中,经济增长动力不再源于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去年7月9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登了一篇文章,全球的跨国公司,销售端的跨国公司基本上都在亏损,99%都在亏损,所以这篇文章在质疑跨国公司的模式是否还能维系,是否还能继续。因此,经济增长可能不再来源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全球投资,大家看到出现停滞,也就是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不再来源于我们的大公司,不再由大公司主导全球贸易,更多取决于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恰恰体现这样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