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万新卖家涌入亚马逊!老卖家如何守住阵地?
卖家成长
跨境电商从入门到精通
2020年,经过海外疫情的助推,亚马逊从圈内火到了圈外!
你知道2021年至今,有多少新卖家加入亚马逊?
10万?20万?答案是近30万!
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意味着今年的亚马逊市场竞争将更加白热化!老卖家们如何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特别是铺货型卖家,再不转型恐怕将被新涌入的卖家大军所吞噬!
“做了那么多年铺货,如何转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铺货卖家逐年减少
亚马逊“变态”政策逼疯卖家
据Marketplace Pulse今年1月的一项分析数据显示,在亚马逊最大的第三方卖家中,只有10%的卖家有超过1000种商品在售。而在五年前,也就是2016年,这个数字接近40%。根据该机构对亚马逊畅销产品的分析,此后该项指标的数据一直逐年稳步下降。
图源于《Marketplace Pulse报告》
这对于我们入驻亚马逊平台的卖家们而言,是一个什么信号呢?
那就是,目前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已经在向精品路线转变,绝大多数的铺货模式的卖家,都已经不再活跃,有的已经被其他同类型的卖家所取代。
从某批发网站采购产品,再复刻到亚马逊平台的商业模式,过去被大多数卖家同行采用。然而随着竞争对手和产品品类的增加,导致买家已经不再无脑购买,而是更看重质量、品牌或者服务。如果卖家继续盲目铺货,只会给自己留下巨大的库存以及极低的销量,这都不是卖家想要的结果。
再者,之前堆人效的传统铺货模式也玩不转了,动销率年年走低,增长乏力愈发的凸显,除了现金流比较好以外其他的优势已经逐渐消失不在。而且今年开始,亚马逊对自发货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相关链接>>亚马逊退货新政逼疯卖家!有人却把它玩出新花样...),近乎“变态”的政策让以自发货为主的铺货卖家生存空间变得更加狭小。
如今在亚马逊平台上,卖家之间不仅仅只有价格竞争,运营手法的竞争,更是对于搜索位置的争夺,店铺权重的比拼,品牌的对抗。
从长远来看,铺货模式必然是不受亚马逊欢迎的,违反了平台关于账号和产品的规定,特别是3月份开启的大规模账号视频验证,让铺货型卖家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转型期卖家迷茫:
铺货转精品 隔行如隔山
铺货模式越来越玩不动了,意味着卖家必然要面临转型。
但是从铺货转做精品,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两者同是做亚马逊,但其各自的运营方法却是千差万别。用隔行如隔山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许多处于转型期的卖家都十分困惑,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走上一条精品化道路?
近日,有卖家在论坛分享了自己从铺货转精品的心路历程,感觉很迷茫,不知从何学起:
铺货做了三年,想转精品。进了一个创业团队三个月,正在做日本站。通过刷单,把产品推到三千多(电子品类),感觉这个排名已经是极限了。多的时候一天刷了6-7单,再多刷承受不住了。如果不刷单排名就会降下来,单量更加少,恶性循环,感觉在靠刷单续命。
广告转化率8%左右,acos35%,关键词排名都在广告位前面,广告怎么处理也没有头绪。有时候逛逛论坛,看看直播分享知识。听过别人做站外效果挺好,但是我没有做过,同事也接触的少,问不到。大多数时候自己连该往哪方面努力都不知道。团队氛围比较沉闷,上班没人说话那种,我也不敢讨论。
目前这种情况,是换个公司当助理(找人带)比较好,还是继续在这里摸索好。想搞清楚自己现在是什么水平,还有多少东西是我不知道的。
图源于知无不言
他对于精品店铺的运营疑惑也引起了同行的注意,有不少热心分享的卖家也结合自己的经历,给他支起了招。
卖家A:开始去了一家创业公司(3个人),没错我就是第一批员工,那是一家被孵化的公司,所以啥都不会,纯手动铺货一个月后,我开发了一个软件铺货,速度提升几倍,但是老板还是觉得我们没有创造价值,所以我辞职了。老板半个月工资没给,后面去了一家精品公司,做了一年,广告投入都很少,技术打法也不够激进,感觉起不来又辞职了,现在自己干了,感觉2-3个月时间学到的比前面一大段时间学到的多的多。因为从注册到运营到图片渲染、视频,全部都自己做,也有时间出去接触到其他的卖家,能够一起交流,现在产品也都是电子类目中的前几名。
两年总结下来就是要接触的更多,运营的话需要有足够的钱给你烧数据做经验积累,多交流、多学习,跳出自己的圈子。站外的话要看产品,如果是只有需要才会买的产品,那就很难推得动,如果是随时可以买的,那就效果还可以,我自己放的话一晚上基本都会多个200单左右,但是有些产品就不行。
卖家B: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做运营最基本的还是产品营销,黑科技是次要的。首先把产品研究透,搞清楚你做的产品到底好不好,有没有优势,然后你就能给这个产品定位,知道大概能做到什么位置,要投入多少资源。在产品运营/推广的过程中,关注曝光、点击率、转化率,如果数据不达标,去思考是产品、宣传、还是资源的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改善。而不是一上来就盲目地刷单,刷单这件事主要靠花钱,对于运营的成长来说没多少意义。至于站外,还是先把站内做好了再去了解吧。
就以上两位卖家的经验来看,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关注运营数据,以结果反推自己在运营推广中的问题,针对性改善;二是,重视选品,摸透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正确定位,再制定相应的策略。
归根结底,许多卖家从铺货转精品,在转型期之所以会遇到瓶颈,关键在于两种模式下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一时无法转变。那么,转型期的卖家应该如何适应精品运营呢?
转型之路上
卖家需关注这四点
选品确实是精品运营中的重点,也是很多卖家的难点之一,这一点对运营人员技能的要求很高,包括选品渠道和选品方法等经验的一个积累和运用。除了选品之外,行业内的专业人员也为大家提供了几点做精品需要注意的运营技巧:
1、流量思维
目前决定亚马逊生存现状的三大因素,包括流量、转化率和排名,而排名又和流量有关,这就是一个循环,如若是良性循环,则流量增加;反之,则是恶性循环。而流量又分为内部和外部流量,内部流量即涉及到我们CPC等广告推广;外部流量则是社交媒体、网络红人等的推广。
2、关注转化率
要想提高我们产品流量的转化率,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产品listing的打磨,其中图片、卖点、标题和关键词等细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调查,做好以上细节,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销售额的15%到20%。
特别提醒,各位卖家可能之前不重视产品卖点的提炼,但做好这一点,会有出其不意的收获。将自己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和区别与其他市面上产品的不同点列出,这样才不“辜负”我们辛苦获取的流量。
3、目光长远
精品模式下,卖家需要把目光放长远。价格战、黑科技绝不是长久之道。在做好选品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通过运营技巧提升产品的排名,这是出单与否的关键。那么在亚马逊上,影响排名的有哪些因素呢?主要有三个方面:产品的评价、评分、转化率,这三点决定了我们的排名能够排到什么位置,而当排名在首页,特别是占据首页首屏位置时,流量就越多、订单也就越多。当然,一些类目的产品适合做长尾打法,霸屏二三页,抢占长尾流量。
4、品牌保护与口碑维护
做亚马逊精品时,我们要做好品牌的保护,包括注册商标和备案,这也是防止恶性竞争的有力手段。客户对产品的反映也需要及时处理,每天跟踪客户评价反馈,适当改进不足之处,维护产品口碑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较于铺货模式的粗犷式运营,做亚马逊精品时,不仅会占用更大的资金,还需要更精细化的运营,不论是备货还是FBA、站内广告、站外推广、品牌布局等等,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这也警示着要想入局亚马逊的新人,需要做好足够的物质和精力上的准备。
其实亚马逊卖家除了铺货和精品型,近年来还发展起来了第三种精铺型卖家。精铺属于精品模式和铺货模式的结合,综合了两者的优势,不会过度追求单品爆款,更重视产品的长尾效应。
从运营的本质上来看,不论做精品还是精铺,最重要的是在于思维。一来是要有做产品的思维,二则是要有品牌的思维。
总而言之,在亚马逊这条道路上,不论是眼下还是未来,只有深耕产品,做好精细化运营,走品牌化路线,才是把亚马逊事业做大做强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