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亚马逊,回顾和复盘也是很重要的运营手法。 定期复盘自己的一些操作方式和运营手法,有时候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在我的私密圈里, 有很多的新手卖家,他们在日常的运营中,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往往犯下很多的运营失误。 我今天就来把最近新手卖家常踩的一些坑来总结归纳一下,看到文章的卖家也可以从中吸取一点点经验和教训,以避免在以后的运营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1、买家账号引起的关联 记得这是一位东莞的卖

在跨境电商行业,有种服务叫做 “代运营”。 所谓“代运营”,顾名思义,就是 “代替你去运营你的店铺” 。 其实不光是跨境电商行业,在国内电商市场,这个行业也是早就存在了,后来又慢慢的转移到了跨境电商领域。 说起代运营,貌似口碑不怎么好, 卖家们提到“代运营”三个字,基本全都是以下这种口吻: 再加上今年7月份爆出的深圳警方破获的某亚马逊代运营公司诈骗案件,也给这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刚好最近在我的

旺季就快要到来了,每年旺季前两个月的亚马逊平台,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各种各样的封号消息在各大跨境圈子里疯狂传播,每一个消息都会给亚马逊卖家带来一丝丝凉意。 最近,我的私密圈里,就有两位卖家提供了两个不太常见的封号和警告版本。 一个是疑似操控QA被封。 这位卖家的陈述是这样的: 1、美国站新店铺,只上了4款产品,三款FBA,一款FBM自发货; 2、目前没有刷过单,全部listing目前还都

最近在我的亚马逊私密圈里,新进入一位卖家,他在提问之前,先发来了一段很长的情景描述,大致是描述了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 他的前景描述很长,然后问题的最后,他问我还要不要继续下去。 他的前景描述的主干大概是这样的: 1、做亚马逊快一年,现在算了一下,已经亏损50万人民币左右; 2、推了几款产品,只有2款算是活了下来,但是现在利润也几乎全被运费和广告费吞了; 3、家里人都劝他放弃,但是他自己还想再挣扎一

在别人的地盘上混,首先你得遵守别人的游戏规则,这一点无论放在哪个平台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果在你一直小心翼翼的情形下,你依然受到了平台的伤害,那作为卖家,又应该如何处理。 最近几个月,在私密圈回复了几千个问题, 在某些提问中,透过问题就可以看到提问者的无奈。 我随便拿出几个事例,大家感受一下: 1、亚马逊删评 亚马逊删除review,是很正常的,因为每年都会有几次比较大范围的删评及警告活动,涉及

这篇文章所说的,主要是在跨境公司上班的亚马逊人。 这篇文章所讨论的,也只是亚马逊打工者们的薪酬待遇。 至于那些自己单独出来创业的亚马逊人而言,这篇文章的内容可能就不太适合你了。 下面的内容对亚马逊创业者来说,可看可不看。 经常会有人在各大论坛提问: 某某地方的亚马逊运营工资大概为多少? 或者是换种提问方法: 某某地的亚马逊运营,税后一年能拿到多少钱? 那些回答者所列出的各种答案,也只是在他那个具体

说到亚马逊选品,就有说不完的方法和故事。 那些有资金又有资源的卖家可能都不需要这些方法,直接拿钱就可以硬刚那些自己想要进入的类目。 但是没钱没资源的小卖家和新卖家呢,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一些大致的流程来筛选产品。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款产品的筛选流程,来大致看一下新卖家选品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以厨房类目为例。 亚马逊的厨房类目,也就是 Kitchen & Dining 类目。 以前这个类目是放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个比较小众化的个性店铺。 该店铺主营的是 Kitchen & Dining 这个大类目,主打的细分类目是 Beer Glasses 这个小类目,也就是“啤酒杯”细分类目。 除了啤酒杯,还有部分 Coffee Mugs (咖啡杯)、 Wine Glasses (红酒杯)等等细分类目。 店铺所有产品共计6页,主推的产品类型大概有4大品类。 该店铺的注册地址是在美国的AL州(阿

最近半年多的时间,头程运输的价格,那是跟火箭一样,价格每天都在不断蹿升。 原材料的价格也在涨,工厂的人工费也在涨,所以供应商的产品价格,也在相应的涨。 供应端和物流端的价格都在涨,但是亚马逊上的产品售价在涨吗? 并没有。 这就是今年跨境卖家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 成本在不断飞升,售价却停滞不前,利润空间在不断被压缩。 最近有不少自媒体都在号召大家集体涨价,作为一名亚马逊老卖家,我对这种号召是 举双手
在新手卖家进入亚马逊平台后,其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该选择什么产品。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记得我们当时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选的第一个产品也是靠 “个人灵感” 得来的。 只是那个时候知道亚马逊的人还不多,只要不是太烂的产品,成功的几率都比较大,因为当时的“信息差”还大范围存在。 但是,时移世易,现在的亚马逊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可以闭着眼睛捡钱的地方。 当你初步选定几款产品以后,这些产品究竟能
最近一周,在我的私密圈里,有3位卖家朋友收到了亚马逊的政策警告。 其中一封警告邮件的内容如下: 上面的内容说的很明确: “你的产品中包含了亚马逊所不允许的夹页、传单、优惠券、小册子或类似的材料。” 亚马逊要求你在三日内要提交库存移除请求,否则将会停用你的账户。 其实,这种警告信的级别不算严重,因为亚马逊已经给你指明了道路,三天内移仓就可以保你平安。 还有两位卖家收到的警告信比这个要严重一点,该警告
开case,应该是亚马逊卖家日常运营中最为常见的操作之一。 “有困难,找客服” ,也是亚马逊一直在给卖家灌输的运营理念。 一个case,其实就是卖家为应对某项难题而生成的一个客服帮助请求。 后台的case界面有很多的case路径。 比如说自己想要 合并重复的listing界面 ,就可以选择 “合并拆分listing” 的case渠道。 再比如说,自己想要 了解某项产品需要什么样的审核要求 ,就可以
作为亚马逊卖家,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Listing翻新” 这项技术。 在服务商的服务清单中,listing翻新也是一项常见的服务内容,翻新的收费数额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收费200-400,有的则标榜自己是“内部翻新”,收费高达1200-1500。 那么,何种情况下我们要用到listing翻新呢? 卖家最为常见的情形,一般有三种: 1、Listing因为各种原因被下架,然后FBA还有库存,为了节省挪仓
关于Review,之前我也写过不少的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不谈Review的获取方式,我们来谈一下亚马逊官方对于Review有哪些 硬性规定 。 只有摸清了这些规定,你才能知道,亚马逊的红线在哪里。 虽然有些卖家可能会说,亚马逊的红线就是不能刷单,所以研究这些都是没用的。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即便你想刷单,你也要知道,以什么样的购买方式下单才是相对不那么容易被系统监测到的。 在亚马逊的
离今年的旺季只有几个月时间了,大家想必都在期待着在这个旺季能够取得一点收获。 赚了钱的,期待着赚的更多;暂时还在亏本的,期待着能趁这个旺季收回一点点成本。 但是很多人卖家往往忽视了一个现实, 那就是旺季是某些产品的旺季,但是绝对不是所有产品的旺季。 那些在旺季之前就一直半死不活的产品,想要靠旺季来出单或者清理库存,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原理很简单,表现不好的产品,无论是关键词搜索结果页面,还是关